阎锡山对山西贡献大吗 民国时期统治山西的经济情况(3)
阎锡山对山西贡献大吗
工业不值得拆开讲,我就在这里一笔带过工业、能源吧。山西的皮革产业逐渐从手工过渡到机械化作业,销量大增,成本锐减。
冶金方面有大同,大同的各大机械商可以铸造机器零件,满足军事需求的时候还能提供民用,比如生产切面机、电磨。
基于煤炭储地的优势,山西的煤炭行业也挺优秀,以民国二十三年为例,一年产出25.5万吨。
经济方面
山西是有晋商的底子,所以经济方面也还不错,尤其是阎锡山的对外政策为商人争取了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
阎锡山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募集7000万资金,大大活跃了山西的金融环境,同时对扶持实业有巨大帮助。
而且本着“自产、自用、自足”的原则,山西几乎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里面的商业、经济与外界悬殊较大,虽然比不上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但与北方其他贫困地区相比,经济要好太多了。
我这个人不太喜欢比烂,但在特殊的时候也不得不兼顾一下周围环境。很多人拿山西压迫民众来说事,我不否认,山西的民众生活确实比较苦。
但饶是如此,山西也比其他地方好很多,四川军阀的苛捐杂税让人触目惊心,各路军阀提前收税,把税收到了1980年。
民国老说黄金十年,但是真正发展起来的还是东南地区,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已经很出色了。
教育方面
教育可能是阎老西留下的(Z-Z)遗产之一。阎锡山极其重视教育,大力推动白话文,甚至在山西大学亲自授课。
在加大教育经费的投资下,山西涌现出13所师范类院校,与其他地区落后的教育相比天差地别。教育作为百年大计,投入的回报源远流长,而山西涌现的风云人物数不胜数。
据说自1924年起,山西每年适龄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80%,而且山西省立师范学校更是一度免受学费,并且为学生提供食宿,保障了贫困学生就读。
这个补贴有点让人质疑,但是从山西省每年的投资、学生、教职工人数上看,阎锡山确实比较重视教育。
以1930年为例,学生人数高达2032人,教职工人数为351人,教育经费为781640。有意思的是阎锡山培养了一文一武,结果两大厉害人物都跑到共军去了。
总结:阎锡山的主政确实异于其他军阀,也正是因此才能成为政坛中的不倒翁,主持山西长达38年。
但是阎锡山还是不够重视民众的力量,并不能彻底隔绝军阀(Z-Z),无法对接先进的(Z-Z)理念和思想,最后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而晋绥军也被解放军击溃。
上述的关于民国时期统治山西的经济情况以及阎锡山对山西贡献大吗的具体内容,如果能给您带来帮助,记得常来[领啦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