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老秀才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7:10 来源:领啦网
导读: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今天小编详解老秀才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和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的生活小经验,下面『领啦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蒲松龄:考了50多年都没中的老秀才,谁能想到,他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今天小编详解老秀才蒲松龄自称柳泉居士和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的生活小经验,下面『领啦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蒲松龄:考了50多年都没中的老秀才,谁能想到,他曾连考3个第一!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他的老家在柳泉庄,也叫满井庄,蒲松龄一直深爱自己的故乡,他自号柳泉居士,人们也叫他柳泉先生,由此足见。

柳泉居士生于崇祯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640年,卒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享年76岁

一、老秀才蒲松龄

蒲松龄的祖上是小地主,他的高祖、曾祖,都读过书,但是功名均不大,他的祖父庸庸碌碌,并没有多少作为。他的父亲蒲槃,读书不得志,于是便回来经商,大概很聪明,所以不久便赚了很多钱,在家乡是数得上的富豪。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或许是对科举的执着和不甘,或许是当时社会对商人的轻视,蒲槃做买卖的同时,也不忘了读书。

蒲槃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儿子,之后便过继了自己弟弟的儿子,奇怪的是,后来蒲槃却一连生了四个儿子,蒲松龄排行第三

蒲槃没有功名,但是从未停止过对功名的渴望,他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儿子们的身上,尤其是,寄托在了蒲松龄身上。

年幼的蒲松龄,非常聪明,很会读书,在父亲的细心照料下,进步神速,一度被认为是家族的希望。

顺治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58年,19岁的蒲松龄,参加科举,以县、府、道三个第一的身份,补博士弟子员(即秀才、生员)。

山东学道施闰章对蒲松龄赞誉有加,曾在他的卷子后说:“首艺空中闻异香,百年如有神。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直足以移风易俗。”蒲松龄由是名声大振,这是蒲松龄一生最得意的时候。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但从此以后,蒲松龄几乎每科必考,一连考了五十多年,直到七十一岁,才循例得到贡生的身份

从19岁到71岁,五十多年,他一直屡试不第,就像《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范进等人,当真是悲苦之极,但范进最后起码考上了,蒲松龄却没有。

蒲松龄是非常有才学的,但却一辈子都没得志。

蒲松龄的家族,虽然是小地主,但并非大富大贵之家,等父亲死后,蒲家便开始拮据了起来。

在封建社会,一个考不上的秀才,无官可做,又不能整天在家吃白食,所以必须要找出路,比较常见的是两条:第一,替当官的做幕僚,跟着混碗饭吃,打个秋风;第二,做塾师,教书为生。

这两条路,蒲松龄都走过。

蒲松龄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最初,他跟着同乡孙蕙做幕僚。其实幕僚,是一种“客人”,帮着“主人家”写写文章,迎来送往,坐P酒宴等等,而且幕僚一般没有薪水,是所谓的“清客相公”,给多少,全凭主人家的心意,这其实和打秋风类似。

等到蒲松龄三十三岁的时候,他厌倦了当幕僚的生活,便回到家乡淄川,开始了坐馆教书的生涯。从此以后,一直到他七十多岁退休,蒲松龄一直都是以坐馆为生。其生活,无疑是清贫的。

二、《聊斋》并非唯一成就

正因为屡考不中,才激发了蒲松龄的创作情怀。所以,他的日常生活,一面是准备科考,一面是坐馆教书,一面是酝酿创作。

屡试屡败的科考经验,南来北往的生活经历,让他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他要寄托情怀,抒发内心的苦闷,这种心情是强烈的,也催生了他创作《聊斋志异》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