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贞是好是坏 历史上的徐有贞是怎样一个人
徐有贞是好是坏
「领啦网」网为大家说一说历史上的徐有贞是怎样一个人和徐有贞是好是坏的生活小知识,具体详情如下:
历史上的徐有贞是怎样一个人?害死于谦,但并非罪大恶极!
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人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在这部电视剧后期出现的一位明朝大臣——徐有贞,看看历史上的他是怎样一个人物,与《大明风华》中有哪些区别。
《大明风华》中徐有贞的形象无疑是一个卑鄙小人。王振掌权时,他围着王振转。于谦掌权时,他围着于谦转。后来于谦落难,他又落井下石害死了于谦。
许多观众在看过《大明风华》后都对徐有贞这个人物感到非常痛恨。然而历史上的徐有贞却并不是这么一个一黑到底的人物,他的真实经历与《大明风华》中还是存在很大出入。
徐有贞原名徐珵,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进士。由于他在科举考试中的成绩非常优秀,因此入选翰林院被授予庶吉士之职。
宣德、正统两朝有许多名臣,如果光从个人能力方面选拔人才,徐有贞能在其中名列前茅。
徐有贞非常博学,除了精通经史典籍之外,在天文、地理、兵法、水利、阴阳五行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正统十二年(1447年),徐有贞升任翰林院侍讲。虽然此职务官阶只有从五品,且工作职责是给皇帝讲解经义,看上去好像不怎么重要。
但翰林院是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从这里出来的官员职业前景往往一片光明。以徐有贞的才学,假以时日升入内阁成为“阁老”并非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场意外事件改变了明朝的国运,也影响到了许多明朝官员的一生。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带着20万明军(一说50万)御驾亲征迎击蒙古瓦剌部。
结果却因指挥失误等原因导致明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遭瓦剌骑兵突袭,全军折损过半,所有随军出征的明朝高级将领和朝臣都当场被杀,明英宗本人也成了瓦剌人的俘虏。
历史上将这一明朝最大的军事惨败事件称为“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朝面临自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许多人认为蒙古人将卷土重来,因此纷纷建议将朝廷从北京搬迁至留都南京,徐有贞就是这些人中呼声最高的一个。
但这项建议很快就受到以兵部左侍郎于谦为首的主战派喝斥。此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领导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北京保卫战,并成功击退瓦剌进攻。
徐有贞因此前的逃跑言论受到同僚排斥,仕途遭遇重大打击。
上一篇:熊克武个人生平经历及事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