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黄权实力碾压三姓家奴吕布(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6:52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三国黄权个人简介,对于黄权的投降曹魏,史书上曾经批评黄权说: 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 。 此时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下黄权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对于黄权的投降曹魏,史书上曾经批评黄权说:降吴不可却降曹,忠义安能事两朝?堪叹黄权惜一死,紫阳书法不轻饶

此时我们应该仔细分析一下黄权面临的形势。刘备攻吴,事前是根本没有想到会失败的。

所以刘备在攻吴之时,已经把占领荆州以后将要安排的大小官吏史合、庞林等等,都让黄权带在身边,就等着战胜东吴以后,接管荆州。

可惜事与愿违,兵败如山倒,蜀军退到白帝城。吴兵已经全面包围了黄权所在的江北一带。此时的黄权,已经和益州之时的闭城自守面临的形势完全不同。

当时刘备攻取益州之时,是想着收买人心,长期占据益州,并不会强行攻城。所以黄权能够从容地等刘璋投降后,再投降刘备。

但现在是两国交战,吴军是不会容忍一座孤城自守而不奋力进攻的。

黄权守不能守,退不能退。如果不想让众多将士跟着自己战死,就只有投降相邻的北方曹军这一条路。无奈中的黄权权衡得失后开城投降了曹氏集团。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正因为黄权没有选择战死这一条路,所以王夫之批评黄权是:智在一曲而不可谓智,忠在一曲而不可谓忠

但刘备在得知黄权投降后,并没有怪罪黄权,反而自责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

黄权在战前是认识到蜀军可能面临的危险形势,所以向刘备曾经提出合理建议。只可惜刘备不能采纳,终至黄权兵临危地。黄权之降,是形势逼迫所致。

反观吕布,在投靠丁原、董卓、王允之时,并不是形势危及自身,或是职事难守才去投靠,都是为了谋取自己更高的官职、更多的厚禄,才选择取巧投靠高门。

吕布是凭着一已之力,巧取豪夺,追逐高位。而黄权是形势所迫,进退无奈之举。黄权之降,形势使然,情有可原。吕布之降,逐利本性,自取灭亡。

两人形势不同,自然史上褒贬评价不同。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黄权易主而生,吕布树敌而亡,两人同是易主,却结局天壤之别。

黄权投靠曹氏集团后,深受曹丕的器重。不仅自己被曹丕封为育阳侯、镇南将军。

随同黄权投降的三百一十八位将领,大多封了将侯、郎将之职。黄权投曹以后,魏文帝很是高兴,也特别赏识他。

经常在出游过程中,让黄权同车陪乘。官职也一直做到遥领益州刺史、车骑将军、仪同三司。

黄权虽然身在魏营,但是心里时常挂念蜀地的安危。在曹丕、曹叡询问他蜀地情况时,也始终能够客观公正地评述刘备和诸葛亮的功过是非。

黄权投降不久,就有传言说刘备杀害了他的全家。但黄权始终坚信自己在蜀国对刘备是忠心的,刘备是仁义之人,诸葛亮是贤明之人,决不会害他全家。

事实上黄权留在蜀地的儿子黄崇,不仅没有因为父亲投降而受到伤害,还官至尚书郎,最后因为随诸葛瞻抵抗曹兵而战死绵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