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黄权实力碾压三姓家奴吕布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6:52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三国黄权个人简介,为网友们详解黄权实力碾压三姓家奴吕布和三国黄权个人简介的小经验,接下来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 三国时期黄权三易其主史称忠贞之士,实力为什么碾压三姓家奴吕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为网友们详解黄权实力碾压三姓家奴吕布和三国黄权个人简介的小经验,接下来本站小编为大家介绍。

三国时期黄权三易其主史称忠贞之士,实力为什么碾压三姓家奴吕布。

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仅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刘关张、曹操、孙权等大英雄,也有一些能力突出、性格倔强我们却并不熟悉的历史人物。

黄权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他一生先后侍奉过刘璋、刘备、曹氏三代,却依然被史上称为“忠谏于主,得事君之礼”的忠贤之士。

而同时期的吕布因为先后侍奉过丁原、董卓、王允等权臣,却被人称为“三姓家奴”。历史为什么如此厚待黄权而轻视吕布呢?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历史上吕布和黄权都没有记载确切的出生年月,但吕布年龄比黄权大,而且吕布主要活动于汉末群雄争霸时期,而黄权主要活动于魏、蜀、吴三国相争之时。

他们活动轨迹虽然没有交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两人都先后侍奉过多位主公。不过史书上对他们的评价却截然不同。

史称吕布是“三姓家奴”,而称赞黄权是“忠谏之士”,为什么呢?

黄权忠谏,吕布贪婪,两人同是易主,却性质大不相同。

刘璋对黄权有知遇之恩。黄权是四川巴中人,初出道时仅是当地郡守手下的一个小官吏。因为年轻有才,名声不错,所以被刘璋破格任命为参与州府机要决策事务的主簿。

当刘璋听从别驾张松的建议,准备迎接刘备来汉中攻打张鲁时,黄权曾经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黄权认为一山不容二虎,刘备是骁勇之士,不是刘璋能够驾驭得了的。

这是黄权忠于刘璋,向刘璋提出的符合当时形势的合理建议。可惜刘璋暗弱不听,还把政见不合的黄权外放到成都北部广汉,当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广汉县长。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等到刘备攻占益州以后,周边各县都望风而降,只有黄权闭城自守。此时的黄权作为外放的地方官吏,并没有见风使舵,而是忠贞于刘璋之事

等到刘璋臣服刘备以后,黄权才出城投降。投降以后的黄权被刘备拜为五品偏将军,职位虽然不高,但黄权一旦易主投诚,便恪尽职守,经常向刘备献言献策。

当张鲁被曹操打败后,黄权审时度势,及时向刘备提出迎接张鲁,占据汉中的战略构想。这和当时刘备的主要谋士法正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备十分欣赏黄权的见解主张,让黄权作为护军将军,率兵迎接张鲁。可惜张鲁率兵投降曹操,黄权因此率兵与曹军激战,在战斗中攻杀了夏侯渊。

黄权的智谋,并不在法正之下,所以后世曾有人对黄权的遭遇抱不平说:刘备拜黄权为偏将军,虽然善待黄权,却给的职位有点低,没有体现出褒扬黄权忠义高节的品格。

反观吕布,本是丁原手下的一员部将,却贪求富贵受人唆使,亲手杀害了丁原,归附董卓。

侍奉董卓情同父子,董卓本待其不薄,却又听从司徒王允的唆使,为了一个仪同三司的高官厚禄又亲手诛杀自己的主公董卓。

吕布失去的不仅是道义,还失去了做事的忠义操守和做人的品格底线。所以此后的吕布不管依附袁绍,还是归降曹操,再也不能取得主公的信任。

三国黄权个人简介

黄权因势无奈而降,吕布逐利无路而降,两人同是再易其主,却形势截然不同。

刘备为了报关羽被杀之仇,举全国之力与东吴决战。战前黄权曾经规劝刘备:吴军善于水战,蜀军顺流而下,进易退难。

不如让我做为先锋,与吴军先战,主公镇后,这样进退有据。可惜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的刘备不能采纳,仅让黄权作为镇北将军,镇守江北以防备曹操军队的进攻。

等到刘备夷陵战败后,全军而退,吴军乘势而上,道路断绝。留下镇守江北的黄权成了孤军悬守。无奈中的黄权因为不想投降交战的孙吴,就选择投降了北方的曹氏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