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闵真的拯救了汉族吗 冉闵为何不能进入历史教科书
冉闵真的拯救了汉族吗
小编为大家讲一讲冉闵为何不能进入历史教科书和冉闵真的拯救了汉族吗方面的介绍,接下来分享详细内容。
从2000年左右互联网普及以来,不少原本知名度一般的历史人物成了网红,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冉闵在其中也算得上比较另类的一个。
有人因其“杀胡令”,将其捧为民族英雄,甚至说冉闵拯救了北方汉族云云。
于是有人更进一步提问:如此英勇伟大的冉闵,何以竟然不能上历史教科书呢?本篇老巴就简单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对于经常出现的“XXX为什么进不了历史课本”这个问题,最重要的答案是:历史课本篇幅有限,中国历史太长。
五千年文明史,光是大王朝都有几十个,要在区区一两年的一两百个学时学完,不可能什么人都上课本的。
冉闵本人所处的时期,是东晋。在中国古代史的架构中,有“重统一时代,轻分裂时代”趋向。
东晋作为一个分裂时期的弱势王朝,本来地位就远逊于秦、汉、唐、宋、元、明、清等统一或准统一朝代,东晋百年期间又没太多值得一提的科技、文化、(Z-Z)成就,因此在课本中的比例本来就低。
现在历史课本不了解,我们那时候(90年左右)的古代历史课本。
整个两晋时期就讲了一个八王之乱(一百余字,主要是列举八王名字),一个五胡十六国(一百余字,主要是列举十六国名字),一个淝水之战(这个长点,讲了一节课)。
也就是说,整个两晋时期的(Z-Z)军事教材,重点是放在淝水之战这一“以少胜多”(Z-Z)案例上,对于一百多年中其他的历史,都是一笔带过。
偏偏十六国本身又是一个极为混乱和华丽的时代,英雄辈出,各种有才能、有个性的人物层出不穷。人才过多,也造成历史课本的选择障碍。
在我们那时候的历史课本中,比冉闵优秀许多,历史重要性也要高许多的石勒、慕容恪、慕容垂等等人物都没有提到。五胡十六国君主中唯一出现名字的是前秦天王苻坚。
本来苻坚论地位确实可以在五胡君主中排上号,然而他能上历史课本,却并非因为他超前的民族融合政策或者过分的仁慈宽厚,而是作为淝水之战中的反派出场。
既然五胡十六国时期众人在历史课本的整体地位就是如此不堪,那么指望冉闵这个只当了几年君主(而且国家冉魏还是十六国都没座次的山寨国家)能亮相,也不现实啊。
其次,冉闵被推崇,很大程度在于他是一个五胡国家中的汉人名将,并在最后对胡人的(Z-Z)中取得诸多胜利。然而,即使非要选择汉人方面的良将代表,冉闵也算不了五胡乱华时期最杰出的汉人将领。
单论军事水平,王猛、桓温、谢玄等肯定在他之上。冉闵的战术能力和勇猛是无可置疑的,但放在三国也就是个匹夫之勇的吕布而已。
真正被选出来作为官方代表的汉人,是谢安、谢石、谢玄。老谢家几个人在淝水之战力挫前秦,那才是真成就(虽然过程也充满了狗血)。
就是古代的史评,也是认为谢安在淝水之战捍卫了华夏正统,至于冉闵,谁提他啊。
其三,现在一些网文把冉闵奉为汉族的英雄,说他拯救了北方汉族,是夸大其词了。
冉闵在执政期间确实执行了联络汉人杀胡人的政策,冉闵反抗的羯族人也确实是五胡中较为野蛮,对汉人较为欺凌歧视的一族。
但冉闵此举,主要是为了对抗与他争权夺位的其他羯族权贵。在之前,冉闵本身就是以后赵皇帝石虎的养孙身份存在,名字也叫石闵,要按现在的标准是一个认贼作父的汉奸。
此后,因为卷入羯族朝廷的内斗,冉闵颁布了杀胡令。但在冉闵的大(T-S)中丧命的不光是羯族人。
除了后赵羯人之外,还有大批其他少数民族,以及非河北籍的汉人,都在迁徙途中遭到惨重损害。
同时,网上盛传的“被鲜卑人吃掉的几万名邺城少女”,其实不是被鲜卑人吃的,而是在鲜卑围城过程中发生饥荒,被冉闵的部下吃掉的。当然,那时候冉闵已经被慕容恪生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