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 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局面(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30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唐初,帝国的统治原则是把行政区域能划多小就划多小,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控制。最重要的行政层级是州,也就十几万人口。 但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

唐初,帝国的统治原则是把行政区域能划多小就划多小,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控制。最重要的行政层级是州,也就十几万人口。

但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边境和前线地区建立了藩镇,内部划分了40个道,基本上就相当于今天的省级单位。所以,地方势力已经具备了对抗中央的实力。唐朝后期又任命了大批垄断军权和地方财政的节度使,所以真正掌握帝国权力的是50个藩镇节度使。而朝廷,开始是要兵没兵,后来则是要兵没兵、要钱没钱。

唐初的地方权力,名义上掌握在那些中央命官手中,也就是朝廷任命的行政长官,但实际上却控制在吏的手中,同时地方豪族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安史之乱后,就不能在这样人理解地方了。

地方的权力,掌握在节度使手中。而节度使要打仗,地方又残破、百姓又流离,于是地方逐渐走向军事化。以前的府兵,彻底被募兵所取代,而且逐渐形成了一个职业军人群体。如果更形象点,可以称其为军人阶级。这伙人在唐朝极有力量而且极有发言权。承接唐朝的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权力秩序就是皇帝听将军的而将军听士兵的。这些全是因为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格局。

3.对外战略全面收缩,帝国被打了回来,而且难再有雄心

说安史之乱把中国历史分为两段,就是因为以后的中原帝国已经不再有对外征伐的雄心了。能力或许还有,但是真得没心思思考草原和西域的问题了。只有元清两个草原政权,还有这份雄心。

公元790年,吐蕃占领安西和北庭,唐帝国基本上结束了对西域的控制。之后,甘肃、关中地区,也因为战乱和自然环境的变化,逐渐由农耕的生活方式向着草原的生活方式转变。所以,唐帝国以及后世的中原帝国,很难再以关中和甘肃为基地,实施对西域的控制。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

因为河北三镇基本独立,边境藩镇也基本不听帝国号令,加之财力只能勉强维持,所以唐帝国在后期已经没了对外征伐的实力,当然也就没了野心。草原也就不会得到帝国的关照了。

之前,李世民自称天可汗。而安史之乱后,为了能够平定国内叛乱,帝国中央不得不借助于回鹘骑兵,酬劳则是放任其在帝都烧杀抢掠。

所以,在对外关系层面,安史之乱的唐帝国,已经没有了唐初的雄风与骄傲,甚至就是像汉初那样玩和亲,也换不回尊严。

4.唐帝国为何能够苟延残喘150多年

因为帝国皇帝获得了一个新财源。这是从隋炀帝开始的历任皇帝都在追求的东西。

历史都是极为相似的:

北魏孝武帝(Q-D),隋炀帝也(Q-D);北魏孝武帝打南朝,隋炀帝打高丽。结果六镇起义,北魏灭亡;结果关陇洗牌,隋朝结束。而唐朝呢?唐朝也差不多。

武则天建都洛阳,跟孝武帝(Q-D)、隋炀帝(Q-D),都是一个目的:摆脱既有贵族集团对皇帝的控制。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摆脱既有关中贵族的控制,他实施的手段则是重用胡人将领。但是,却引来了跟六镇起义、关陇洗牌一样的结果:安史之乱。

皇帝一直在寻求独立自主,一直在试图摆脱关中军事贵族和山东豪族的控制。但是,他们一直都做不到。原因就是钱,就是物质财富,没钱啥也玩不转。

但是,安史之乱却打出了这个新财富。

南迁的中原百姓与江南的肥沃土地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在关中、河北以及中原之外提供了又一财源。

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

唐初,关中已经养不起帝国中央了,所以财源在河北,肥沃的华北平原为帝国输送着财富。而安史之乱后,担当这个任务的则是江淮富庶。韩愈说江南财富占到了帝国收入的九成。足见,南方对唐帝国的重要。

也正是因为南方财富的大量输血,才让唐帝国苟延残喘了150多年。之前说社会失控,唐帝国边地是藩镇,关中是藩镇、河北是三镇、中原和山东是藩镇,但是唯独江淮没有藩镇。因为江淮地区在中央朝廷的努力之下,建立了一种民政官的局面,没有形成地方军事主义。

除了江南财富,唐帝国还实施了两税法、盐铁专营以及货币税收,在经济上建立了一种优势。

但是,安史之乱造成的(Z-Z)失序、社会失序,使得帝国中央已经无力把南方财富和北方军事组织起来。南方财富的唯一作用就是给帝国续命。因此,可以说在安史之乱后,大唐帝国已经亡了。

以上就是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的局面、为什么安史之乱后唐朝就衰落的生活小经验,希望能为您在生活中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