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 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25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一篇小知识,与您分享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和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方面的知识,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定都南京的王朝都不长久?这或许是一个错觉。 只能说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

一篇小知识,与您分享南京经历了几个朝代和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方面的知识,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定都南京的王朝都不长久?这或许是一个错觉。

只能说,定都南京的王朝,因条件所限,上限有限。

定都南京王朝不长久说

自东吴建都于建业以来,直到民国,南京常作为首都。

立都与南京的王朝、政权,似乎都不长久。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

上图截取的是以南京(或者曾以南京)为都城的主要政权国祚(如南明弘光政权这种被”秒灭“的政权就不计入了),确实国祚都不算长。

对此,产生了许多传说。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秦始皇斩断地脉,断了南京龙气。

据说,秦始皇出巡金陵时,陪同方士言:金陵地势险要,气势磅礴,乃龙脉地势,王气极旺,如不断其龙脉,五百年后必有天子出。

于是,秦始皇采取方士之言,断方山龙脉,引秦淮河水贯穿金陵,直通长江,使秦淮河冲尽王气。

其后,秦始皇又断了金陵城北的狮子山、马鞍山的山脉,并改金陵为秣陵,意为饲马草料场。

因此,金陵王气不足,不能长久立国。

对于风水之说,我也不懂,不作评论。

偏见

不过,所谓南京立国的王朝不长命的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

对比于同时代的北方王朝,南方王朝不算短命。

三国时期,吴国国祚52年,比以洛阳为都的魏国和以成都为都的蜀国命都要长。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

东晋虽偏安一隅,但同时时期北面的前赵、后赵、前秦各朝及若干北方政权都熬不过他。

南朝时,南方历宋齐梁陈,北方则经历了北魏、东西魏、北周齐。北方除了北魏历近150年外,其他政权都不及南朝能活。

五代十国时,南唐则比北方五代任何一代长命。

所以,要说南京立国的政权命短,这是不客观的。

只能说,上限不高。

上限1:南京在古代不能长期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都城

如前所说,以南京立国的政权,其命并不比同时期北方的对手短。

如果抛去汉唐明清等大一统王朝,南京立国政权的国祚并不短。

所以,制约南京政权国祚上限的第一个因素是:南京难以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长期都城。

朱元璋以南京立国,扫平天下。

可是,50余年后,驻北平的燕王就攻入南京,把大明(Q-D)到北京去了。

为什么定都南京的都是短命王朝

这其中,自然有建文与燕王个人因素在,但其根本,还是国家军力配置所决定的。

古代,国防压力主要来自北方。

因此,中原王朝的军事重心就在北方,其必须在长城沿线配置精兵强将。

南京距离长城过远,很难始终把握北方的精兵强将。

虽然以兵力而言,任何一藩皆不能与全国相比。但就战斗力而言,其各地兵又怎么能与久经战阵的北方边兵相提并论呢?

朱元璋这样的人物,自然能遥制诸将,但遇到稍微文弱一些的天子,就压不住场子了。

幸亏朱元璋以自己人为燕王、晋王,守护北方。否则,天下恐怕就早早改姓了!

明成祖(Q-D)北京后,天子守国门。才可能亲自掌握局势。

因此,即便后来明朝一些皇帝,其才略未必胜过建文,但江山基本上是比较稳固的。

由于始终不能成为大一统王朝,南京立国的政权其容错率一直是不高的。

上限2:内轻外重,容易发生内乱、政权更迭

由于南京很难成为大一统王朝的长期都城,因此,以南京为都城的政权,多出现在南北对峙,甚至更分裂的局面中。

南方的地形是极为复杂的。几条山脉将南方分割为若干部分。

比如,南北朝时期,南方就要分为荆州、扬州,有时还有益州几个部分。

由于各处的军事压力都很大,因此,各处都需要配属都督,指挥当地军队。

这些都督指挥的外军,兵力总数超过中军,甚至于一些比较大的都督,其自己的兵力就足以与中军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