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拥有孔子的鲁国 实力如何
鲁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今日重点为您介绍拥有孔子的鲁国,实力如何和鲁为什么没有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知识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鲁国的衰落,是理想主义的悲剧。
条件优越的鲁国
鲁国,几乎是西周时最重要的诸侯国。
鲁是以周公为始君的,也是唯一拥有“天子礼乐”的诸侯。他的(Z-Z)地位高于其他诸侯。
而且,鲁国的地理位置也是非常优越的。
《读史方舆堪论》的描述是:“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琅琊,地大物繁,民殷土沃···足以方行于中夏也”。
春秋初年,鲁国也曾强大一时,他仅一败于齐,而四败宋,两败齐,一败卫、燕,与强齐相匹敌。
可是,随后,鲁国就迅速走向了衰落。
其中的问题,鲁的始祖周公早已点明。
周公的叹息:理想主义的隐患
当初,分封诸侯后,各诸侯君主就任。
由于要处理中央事务,周公仍然留在中央,鲁国的实际领导人是伯禽。
不到半年,齐国的姜尚就回来述职了。
周公非常惊讶:怎么这么快?是不是齐国出动乱了?
姜尚答:没事。我简化君臣之礼,从齐地的风俗,很轻松。
三年后,鲁国的伯禽才回来述职。
周公又非常惊讶:怎么这么久才回来?
伯禽答:我就国后,要变更那边的风俗,宣扬我们的周礼,梳理政事,忙得要死,所以才慢了。
听完,周公叹息:看来,以后我们鲁国要被齐国欺负了。
伯禽不解,周公解释道:治理诸侯,贵在简政。只有简政,才能亲近人民,使人民归顺。搞得太复杂了,人民必定远离呀!
周公,正是周礼的代表性人物。
可是,周公也认识到:如果地方上不能因地制宜,只是盲目推行周礼,是不能强国的。
周礼,是周公的理想。但是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深知:理想,只有植根于现实,才可能有生命力。
周公的担忧,很快就发生了。
鲁公的衰落
最先背弃理想的,正是鲁国的国君。
早在西周时,鲁国在继承人问题上,就屡次背弃周礼中嫡长子继承制,选择爱妾的儿子或者亲近的儿子继位。
于是,掌天下礼乐的鲁国,在继承人问题上出现了混乱。弟弟弑杀哥哥,诸子夺位的惨剧,多次发生在鲁国宫廷。
连续的内乱,导致了两个后果。
1、鲁国成了春秋霸业的配角。
早先还能与强齐一较长短的鲁国,如今的主要工作是利用其(Z-Z)地位,参与会盟、调停争端,成了霸主们的啦啦队队长。
2、公室衰落,三桓崛起。
在不断的内斗中,鲁国国君的力量、威信被不断削弱,“三桓”势力迅速崛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私田迅速发展了起来。
执政的“三桓”人物,借此良机,大力发展私田,破坏井田,侵夺鲁公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