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国是否在东夷部落建立 历史上华胥国存在吗
华胥国是否在东夷部落建立
本文为你详解历史上华胥国存在吗和华胥国是否在东夷部落建立的小经验,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在史前文明中,人类氏族社会的早、中期都属于母系始祖社会,就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
按照母系计算世系血脉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属于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接下来请大家追随笔者的脚步一起走进,华夏民族母系氏族时期的代表人物——华胥氏。
华胥国
在距今6584年——6374年的前杨绍——大地湾文化时期,母系氏族首领华胥氏以华胥古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华胥镇为中心。
建立了城邦国家——华胥国,又称“华胥古国”。事实上,早期的华胥氏族并非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她们是由阆中古城,也就是今天的四川阆中迁徙过去的。
历史上华胥国曾先后与河南地区的燧明国和山东地区的雷泽国通婚,生下了伏羲(雷神之子)和女娲(燧皇之女)。
后来,伏羲继承了华胥国首领的位置,并将华胥国和燧明国合并,以“龙”为图腾,在宛丘古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睢阳平梁台遗址,建立了罗奉国。
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转变。
华胥氏
华胥国的首领华胥氏的历史形象颇具神话色彩,在古典文献中对于她的外貌是这样记载的:
蛇首人身,有圣德。履巨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立,因而妊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开卷中写道: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
华胥氏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是炎黄二帝的直系远祖,正因为这个原因,华胥氏被后人誉称为“人祖”,她是中华民族的本源和母体,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母”。
故里之争
关于华胥氏的故里所在,在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分为西方说和东方说两大派系,多年来,双方都希望能够通过史料记载以及考古发现,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下面就请各位看官,追随笔者的脚步一同来看看,双方都有哪些依据。
西方说认为华胥故里指的是今天的陕西省蓝田华胥镇,其依据在于华胥陵位于华胥镇北面,华胥镇西边是华胥沟。
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这与《蓝田县志》中记载的华胥渚,即华胥与其子女居住之地相吻合。
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曰“三皇庙”,庙中曾有石刻碑文:“古华胥镀锡肇娠地”等字样。
这与《宗书·付瑞志》的记载相近,三皇旧居的祭祀活动,一直从北魏时期延续至今,从未曾断绝。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华胥镇附近,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新时期人类遗址20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