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 古代爵位官位排序制度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5:33 来源:领啦网
导读: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小编为你介绍古代爵位官位排序制度和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的话题,接下来就是全面介绍。 最近有读者询问,清代的皇子为什么有的封亲王、郡王,有的却是贝勒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

小编为你介绍古代爵位官位排序制度和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的话题,接下来就是全面介绍。

最近有读者询问,清代的皇子为什么有的封亲王、郡王,有的却是贝勒、贝子?皇子到底如何分封,清代有具体的标准吗?御史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

两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一个,即清代皇子分封有什么具体标准?从史料的情况来看,皇子分封是没有标准的,主要取决于皇帝的意愿。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以军功论爵等

关外时期,尤其是努尔哈赤时期,宗室爵位没有形成定制。诸皇子的爵位都以“贝勒”相称,不过不是所有的皇子都是贝勒,只有那些领旗或是辖有八旗牛录的皇子才能称为贝勒。

天命一朝,有四大贝勒和诸小贝勒之别。独领一旗或二旗的,如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四大贝勒”,其他辖数个牛录的的皇子、皇侄则是小贝勒。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

皇太极改元称帝后,定宗室爵位十二等,最高者为和硕亲王。但崇德一朝,亲王仍是八旗旗主,余者为郡王、贝勒、贝子。清初时期,皇子晋封亲王的唯一标准就是军功,不分嫡庶长幼。

到了康熙中期以后,尤其是平定了噶尔丹以后,康熙帝的皇子日益年长。

但此时清王朝也已进入总体和平的时期,所以皇子们大多失去了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因此从康熙中期以后,皇子分封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二、以嫡庶及生母身份而论

康熙生育的皇子最多,他们所获得的爵位也是不一样的。康熙将皇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年长皇子,即十四阿哥以上的皇子;二是年幼皇子,即十五阿哥之后的。

康熙一朝,皇子分封主要指的是年长皇子。至于年幼皇子,则都是在雍正朝或是乾隆朝才分封爵位的。

清朝爵位等级排列从小到大

康熙向来重视嫡庶和生母的出身,所以嫡子相对而言更容易获得较高的爵位。如皇儿子胤礽很早就被册立为太子。

康熙朝有两次大封皇子,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这一年胤禔被封为直郡王、胤祉被封为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被封为贝勒。至于九阿哥、十阿哥以及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由于年纪尚小,均未分封。

第二次分封是在康熙四十八年,这一年胤禔由于在一废太子中被康熙帝所恶,圈禁宗人府,其他三个皇子胤祉、胤禛、胤祺被封为和硕亲王,胤禟封贝子、胤䄉封敦郡王、胤裪、胤禵封贝子。

十三阿哥胤祥无分封,八阿哥胤禩也因张明德事件被康熙冷待,这一次也没有获得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