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宋朝历史上宰相指的是什么官职(2)
导读: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黑脸包相爷做没做过宰相呢!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黑脸包相爷做没做过宰相呢!北宋前期,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
宋太宗后,一相四参或二相二参是常事。但宰相制度无论怎样调整,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都无法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在宋朝,在文武百官心目里,宰相之职近于鸡肋,食之无味,且有些危险,弃之却心有不甘。
包拯是北宋天圣五年进土。宋景祐四年,任天长知县,后调任端州知州。回京任监察御史里行,又改监察御史。包拯曾七次上书弹奏江西转运使王逵,并严厉批评宋廷的任官制度,朝野为之震动。
嘉祐元年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他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把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和敬仰。
宋嘉祐六年,他官至枢密副使,次年五月病逝,“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大街小巷都可听得到。由此可见,包拯担任过的最高行政职务是枢密副使,也就是枢密院的副长官。
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所以,枢密使与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副使等合称“宰执”。
因此,虽然包拯没有担任过宰相职务,但其担任的枢密副使也可称为副宰相级别的官职,包拯被后人称为“包相爷”,按理来说也没有什么大错。
本文分享的宋朝历史上宰相指的是什么官职跟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的经验小知识,希望看完本文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