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宋朝历史上宰相指的是什么官职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4:27 来源:领啦网
导读: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本文导读:宋朝历史上宰相指的是什么官职和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的相关内容,接下来『领啦网』小编就来介绍。 宰相与丞相、相国是什么关系或意思?它们指的都是一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本文导读:宋朝历史上宰相指的是什么官职和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的相关内容,接下来『领啦网』小编就来介绍。

宰相与丞相、相国是什么关系或意思?它们指的都是一种职位,但三者使用的比较混乱,容易让人犯糊涂,比如戏剧里的黑脸包丞相、包相爷,包拯到底做没做过宰相高官?理一理,也挺有趣的。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宰相与丞相、相国都是最高级别的官,是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的大臣,但要看遇到什么样的皇帝主子了,差别是很大的。

从秦始皇创三公九卿制度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一职,“丞相”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官职,握有实权。

但又处于相权与皇权的矛盾之中,是老鼠钻进风箱——两头受气的主儿,表面光鲜,实际如履薄冰。不掌握实权时,就只是一个虚衔,地位虽高,却是荣誉摆设,好听不管用。

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对秦始皇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度进行了完善,将丞相一职赋予了实权,并尊称“相国”。萧何是汉朝首任丞相,掌握军国大权,位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萧何之后,曹参、陈平、王陵相继为相。但到了吕后掌权时,又恢复了秦始皇时的左右丞相制,以右为尊。吕后增加丞相数目的实质是分割丞相权力,同时让他们互相牵制、彼此监视,无形中将相权分割到皇权之中。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汉武帝即位后,老大是个想干事情的人,又特别好大喜功,于是对权力就有着极大的欲望,无法容忍地位尊崇的丞相在下面约束他的行为举止。

他召集了一批文学贤良之土,任命为尚书,随侍左右,以备顾问,并帮助起草诏令,商议国家大事。国家权力渐渐集中到地位比丞相低的尚书身上。

到了东汉,更是成立了尚书台,专门负责起草诏令,决策军国大事,丞相反而被架空成为虚职。大臣要参与管理决策国家大事,非加“录尚书事”衔不可。到了这个时候,大臣中只有加上“录尚书事”衔的人方可称得上是宰相。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唐朝的时候,三省六部制日渐完善起来。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审议决策,有权驳回中书省的决策,尚书省则负责执行,三省互相牵制。

此时可称为宰相的就扩展到一群人了。中书省有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有侍中二人,尚书省有左右仆射二人,这些人都是宰相,他们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但头儿多了就必须再立一个头,这就是宰辅。从一个宰相到多个宰相,避免了一人专权独断的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古代宰相是什么职位

宋元朝时国家权力集中到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其助手参知政事则为副相。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仍然沿用元朝的制度,设丞相一员。

丞相位高权重,与朱元璋集中权力于皇帝一身的理想产生矛盾,于是朱元璋借胡惟庸阴谋作乱之机,彻底废除丞相一职,并约束子孙后代不可再设丞相一职。丞相作为官职至此寿终正寝,但是宰相仍然存在。

明成祖朱棣设置内阁,到明中叶以后,内阁大学土之首称首辅,渐为百官之首,与前代丞相无异,也可称为宰相。

清代雍正以后,设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这些军机大臣们可称为宰相。历代宰相称呼的变化,其实都是皇帝集中权力的结果,在皇权与相权之间磨出的火花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