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语录 > 情感百科 >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 讲十个历史上关于孝顺的故事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4:10:05 来源:领啦网
导读: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今天分享:讲十个历史上关于孝顺的故事和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的相关介绍,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十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所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

今天分享:讲十个历史上关于孝顺的故事和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的相关介绍,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讲十个关于孝顺的故事。

所谓孝顺,有孝和顺两个含义。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一笔重要遗产。

年轻人应当多读一点这一类的书,因为这一类的书籍讲的道理是人生漫长旅途的基础。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

母亲十月怀胎不易,临产时受尽痛苦,吃尽苦头,把孩子养大成人,成人后子女奔走他乡父母日夜思念些,这些都是父母对我们的恩情所在,我们都要以之报答。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

古人有言,孝为百行先,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所以古人都以是否孝顺父母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不善养的人,难道还会关心他人,还会热爱社会吗?

中国传统美德故事精编

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古人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下面我就列举几位至孝之人。

一、曾参至孝,母子连心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与父亲同是孔子的弟子。

他对母亲很孝顺,少年时常上山砍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没办法接待盼望他早些回来,母亲想到母子连心,便把手指咬破。

曾参在山上突觉心痛,知道是母亲在呼唤他,急忙背柴回家。这个传说也是母子连心这一说法的由来,说明曾参是一个至孝之人。

后来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著有《大学》一书,成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二、子路侍亲,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前542年——前480年),他也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生性至孝,家境贫困,他经常用野菜充饥,却从百里外背米回家来供养父母。

父母过世后他在鲁国和楚国做了大官后生活虽然富裕了丰富了,可是他却时常怀念父母在世时自己挖野菜充饥,而去百里外背米来供养父母的日子。可见子路也是非常孝顺的一个人。

三、闵子芦衣,感化后娘

闵损,出生于公元前536年,这个人物大家也许不太熟悉他也是孔子的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也是天性至孝之人,早年丧母,后来和继母一起生活。继母给两个亲生儿子缝棉衣用的是棉花,给他缝棉衣用的却是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