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生活常识 >

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玩偶之家中两人的人物形象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15:59:44 来源:领啦网
导读: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这些你知道吗?玩偶之家中两人的人物形象和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的内容,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玩偶之家》娜拉的出走,是"逃离"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这些你知道吗?玩偶之家中两人的人物形象和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的内容,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玩偶之家》娜拉的出走,是"逃离"还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谓的"幸"与"不幸",大抵都是从女性的角度来看。

然而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化。

社会在不断发展,然而女性的生长环境总是那么的相似,究竟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即便社会已经极大的在发展,国民素质不断地在提高,为何依然还有家暴发生?为何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在好多农村地方根深蒂固?

尽管性别不公与暴力事件始终在上演,尽管保护女性的法律和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但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某些层面的的不足。

面对这种种的声音我们是奋起反抗,还是逆来顺受?是选择回归,还是像娜拉一样"出走"(出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走,说到底是一种逃脱,逃脱那种环境,要想真正意义上的出走,还是需要从精神层面和生理层面做到真正的独立和脱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独立的女性")?

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玩偶之家》剧本,直击当时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道德、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从正面体现出了女性地位的话题。

剧中的娜拉一直是一个活泼热情、天真可爱的(SF),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女人,认为嫁给了爱情,日子过的算是开心美满,后来因为她深爱的丈夫海尔茂得了重病,需要大量的钱财为其治病。

当时作为女流的娜拉,想尽办法来救他的丈夫,于是便想出了以父亲的名义四处借钱,模仿父亲的笔记,后来海尔茂的病好了,他却开始拿出他所谓的"好面子",对娜拉进行了惩罚,甚至剥夺了一个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的权利。

此时此刻的娜拉突然在美梦中惊醒,原来自己一直深爱的男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君子。剧中娜拉最后的出走,引起了我们极大的思想碰撞,而对娜拉的出走也有很多的争议。

01奋起反抗or逆来顺受?

娜拉在剧中是一个觉醒的资产阶级妇女的形象,当她认识到海尔茂的本质后,便毅然而然的决定了反抗,对于当时的法律、宗教、道德、婚姻对女性的一种绑(J)和舒服,娜拉是发了声的,她说道:

"父亲病的快死了,法律不许女儿给他省烦恼。丈夫病的快死了,法律不许老婆想法子救他的性命!我不信世界上有这种不讲理的法律。"

"除了行坚信礼的时候牧师对我说的那套话,我什么都不相信。"

"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什么事情我都要用自己脑子想一想,把事情的道理弄明白。"

无论是从法律层面,还是赢道德来绑(J),娜拉都没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理直气壮和坚强的性格告诉大男子主义的海尔茂,休想来束缚我,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你手中把控的玩偶。

从剧中的对话我们不难看到,当时娜拉的行为在妇女解放运动中是有过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而娜拉的这种行为至今也会给我们一种深刻的启发。

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社会发展了这么多年,为何现在依然会有海尔茂一类的人,究其原因得归结于父权的社会结构。

因为这毕竟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一直以来,男性在这种结构下,形成了一种必须要养家糊口的责任意识,然而现今社会压力巨大,男性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负面的情绪,抱怨便成了与女性对立的导火索。

可是事实上女性在实际生活中承担的压力更大。人都是一种趋利避害的生物,他们享受惯了男权带来的利益,所以每当涉及女性、少数人群或少数民族等少数群体的权益时,就会对不平等选择性地盲视或是无视,甚至他们本身就是这种不平等的受益者。

这也从根本上说明了为什么直到今天依然家暴不断,即使有众多的妇女协会,有再多的反家暴法,也依然改变不了家暴的悲剧。长期以往,大多数独立的女性会选择奋起反抗,而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当然除过温水煮青蛙的那一部分女性。

无论是发达的日本和韩国,还是发展中的中国,无论经济发达与否,这种父权下的统治现象依然存在,女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追根溯源,都离不开父权结构所产生的弊端。

娜拉海尔茂是哪部作品的人物

02选择"回归"还是"出走"

当剧中的娜拉认识到海尔茂的虚伪,认识到他是一个自私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时,认识到他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时,娜拉依然绝然的在最后选择了出走。

娜拉的出走在当时看来,体现出了女性在男权结构奴役状态下的解脱,但是个人认为这是一次暂时的"逃脱",是一种意识的逐渐觉醒,属于半觉醒状态,并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的"独立"。

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娜拉面临的状况要比今天的女性更加困难,因为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女性才是真正意义上廉价的劳动力,由于母亲的天性,大多数女性有了家庭后更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家庭上面。

即使在今天发展如此之快的社会下,我们也会看到更多的女性为了家庭放弃了升职加薪,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工作,选择回归到家庭,做起了全职保姆,然而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是一句"你什么都不用做,不就在家带个孩子吗?我要赚钱养家,哪儿有精力教育孩子",所以出现了太多的"丧偶式婚姻",出现了太多的"怨妇",相比以前男耕女织时期,现代女性的幸福感反而在急剧下降。

因为古代女性大多都是相夫教子,不用出去干体力活,是男人担起了养家的这份责任,如今大多数男性已经在父权结构下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所在,没有定好自己的位置。

然而这种说法的问题就在于,传统社会与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形态都不一样了,我们是不可能完全回到过去了,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彻底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