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秋千长什么样 秋千与清明节有何关系(2)
导读:古代的秋千长什么样,元朝时期,节日期间的群体活动,依然很频繁。只是“寒食”因为诸多原因,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秋千”就成为了“清明节”的重要娱乐项目。 古书
古代的秋千长什么样
元朝时期,节日期间的群体活动,依然很频繁。只是“寒食”因为诸多原因,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秋千”就成为了“清明节”的重要娱乐项目。
古书中记载,元代宫廷会为了清明节,专门架设一个大秋千架,等到节日活动一过,就把它拆除掉。
明清时期,随着“寒食”的没落,“秋千”失去了公开表演的机会。再加上礼教的兴盛,妇女们平日无事,都不能抛头露面。
“秋千”活动就渐渐转入高墙大院之内,或者乡野幽僻之处。不过“秋千”虽然不再是固定的节日项目,但是却在宫廷与民间广泛地传开来,还通过中原传到了其他地区。
四、秋千的种类
最初的“秋千”只是用绳子系着简陋的木板。一人乘坐,后面再有一人来推动。唐宫中的“秋千戏”是多人“穿花”似的表演项目。到了宋朝的时候,又出现了“水上秋千”。
每年夏季的时候,在钱塘江、西湖等地方,官方于水上安置画舫。把秋千架架到两艘画舫之间,让杂耍艺人在水上进行精彩的“秋千”表演。
我国的少数民族,还有“磨秋千”,有点像现代游乐场里的设施,中间有一个可以旋转的立柱,能够带动周围一圈的秋千架。
黔东南地区还有着“四人秋千”和“八人秋千”。过节时,妙龄男女一起盛装上秋千架,排排坐,齐声唱,真是一片好春光。
结语
“秋千”是由上古先民们的生存技艺发展而来的,它最初自北面的山戎传入中原。在汉代的时候,这项娱乐活动正式被命名为“秋千”。
到了唐宋时期,它已经被官方当作“寒食节”的娱乐项目固定下来,并在元朝的时候“秋千”开始脱离节日,单独存在。明清时期,“秋千”活动又从公开的表演,演变为闺房娱乐。
如今正值华夏文明复兴的时期,清明节的时候,大家在追思先贤、扫祭踏青之余,不妨趁着假期,约上几个朋友荡秋千,继承古人的遗风。
本文分享的秋千与清明节有何关系和古代的秋千长什么样的经验小知识,希望看完本文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