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和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1919年是谁组织的五和运动
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今天小编详解1919年是谁组织的五和运动和五和运动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五和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学生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游行(S-W),抗议巴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决议,敦促当时的北洋(Z-F)不可签约,要求惩处相关官员。
事情的缘由是,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本期望“公理战胜强权”,能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参会各国决定把权益转让给日本。
中国民众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积蓄的民族情绪爆发,学生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上街游行,并发展到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五和运动”这个概念一般还包括5月4日后一系列的全国性游行(S-W)、罢课、罢市、罢工等事件,包括工商界参与的六三运动;
导致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被罢免,最后中国代表团6月28日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五和运动是一场学生和知识分子发动的(Z-Z)运动,基本达成既定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想和(Z-Z)热情。
1919年1月18日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美国总统在会前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包括废除秘密条约、平等对待殖民地人民、成立国际联盟等,受到各国广泛欢迎,中国希望借此解决山东问题。
2月15日,中国代表团向大会正式提交请求《山东问题说明》,经双方多轮陈述,几经曲折,最后美国支持中国,英法倾向于日本,日本以退出国联相威胁,美国妥协。
大会4月30日决定支持日本立场,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代表团向(Z-F)直接报告结果的同时,代表团顾问梁启超则致电外交委员会的汪大燮和林长民:
“对德国事, 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 因日使力争, 结果英、法为所动, 吾若认此, 不啻加绳自缚, 警告(Z-F)及国民, 严查各全权, 万勿署名, 以示决心”。
5月4日,上午10时,各校学生召开碰头会。教育部代表前去北大劝阻未果。下午1点许,北京大学等13所院校三千余名学生汇集(T-A-M)前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S-W)活动。
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合约签字”等标语、口号。军警前来意图驱赶,见学生势大,旋即撤退。罗家伦起草的《北京全体学界通告》,印刷了5万份,广泛散发: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L-T),中国的(L-T)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东交民巷未能通行让学生很懊恼,临时决定前往位于长安街东端之北的赵家楼二号曹汝霖住宅,下午4点半左右到达,要求曹汝霖出来解释与日本缔结密约的原因。
数十名军警把守,试图让学生后退。学生非常激动,翻墙打开大门涌入。学生未寻见藏匿起来的曹汝霖,发现了章宗祥,殴打了他,并捣毁家具,火烧曹宅,史称“火烧赵家楼”事件。随后,军警前来驱散,逮捕了32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