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长平之战赵军和秦军的死伤结果(2)
导读: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但不能否认的是,《史记》中关于赵军被杀40万的记载在《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六国年表》中均多次出现,恐怕绝非传抄错误所能解释的。 何况,
长平之战交战双方是谁
但不能否认的是,《史记》中关于赵军被杀40万的记载在《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六国年表》中均多次出现,恐怕绝非传抄错误所能解释的。
何况,秦国以杀敌人数作为军功赐爵的主要依据,白起临死前也承认“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敌对的秦赵两国关于战损人数的某种“默契”,也佐证了“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后四十余万”的记载并非夸大。
区别在于,40万赵军究竟是怎样阵亡的?
事实上,司马迁对于赵军阵亡人数用了“前后所亡”一词,这恰恰表明,40万这个数字应是秦赵在争夺上党的三年拉锯战中的总阵亡人数。
而秦军伤亡过半也是(Z-Z)前期造成的,绝无可能是在赵括大军被围、秦军已占据优势后的结果。
这也就意味着,最终投降白起的赵军人数是低于40万这个数字的,参考秦军伤亡过半的结果,那么赵军投降被杀数最多不过二十余万,这也符合白起“赵卒降者数十万人”的表述。
但即便是20万降卒,白起又是怎样做到不激起反抗的前提下处决这些俘虏的呢?
赵军投降的是为了活命,但如果降后要被坑杀,那赵军降卒势必奋起反抗。白起说自己使了“诈”,这个“诈”又是什么样的手段呢?
随着赵军尸骸的考古发现,这一真相也浮出水面。
1995年10月,考古工作者对高平市永录1号战国尸骨坑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也是首次对长平之战遗址进行正式发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