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存在了多长时间灭亡 辽国一共存续的时间
辽国存在了多长时间灭亡
全面的为您讲解辽国一共存续的时间和辽国存在了多长时间灭亡方面的知识,一定能给您带来帮助的,一起来了解吧!
契丹是唐宋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
公元916年,契丹传奇首领耶律阿保机(辽太祖)统一了原本松散的契丹各部,建立了契丹国。
公元947年,契丹国的第二任皇帝耶律德(辽太宗)光改国号为“大辽”,史称辽国。
从耶律阿保机建国到1125年辽国被灭,辽国国祚共延续了二百零九年。在这长达二百年的时间里,辽国一直作为北方的霸主存在。
很多人认为,在冷兵器时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力非常强大,辽国作为统一政权的游牧民族,其实力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夜读史书却认为,辽国之所以能长期称霸北方,主要原因并非它的实力太强,而是它的对手太弱了。
辽国的早期对手是同样生活在草原上的其他游牧部落,比如室韦、奚。
这些部落虽然拥有许多英勇强悍的战士,但由于部落内部一盘散沙,无法形成统一战线,因此在组织更严密的契丹人面前,自然要一败涂地。
在耶律阿保机建国之前,契丹虽还没建立正式的政权,但已经是一个有组织的庞大部落联盟了。当时正处唐朝末年,曾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已到了藩镇割据,分崩离析的阶段。
但即便如此,唐朝北方的几个藩镇仍让契丹人吃尽了苦头,其中最典型的当属占据今天河北北部的卢龙镇。
当时的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是一位强悍、好战的统帅,在他的带领下,卢龙镇将士时常主动出击,跨过边界进入契丹人的领地,并焚毁契丹人的牧场,掳掠契丹的人口、牲畜。
契丹痕德堇可汗惧怕刘仁恭的兵威,不得不选择送给刘仁恭大量马匹,以请求他保留契丹人的牧场。
后来耶律阿保机掌权,并与强大的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结为异姓兄弟,契丹在与卢龙镇的对峙中才逐渐扭转了颓势。
仅仅一个藩镇就能对契丹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可以想象在唐朝还未分崩离析前,契丹在大唐帝国面前是何等的弱势。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期间是辽国在军事上的巅峰时刻。当时唐朝已经灭亡,一个庞大的帝国被分裂成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中的后晋皇帝石敬瑭曾为了拉拢契丹人帮助其夺取中原而主动向辽太宗称臣,并自称儿皇帝。
石敬瑭死后,他的继任者石重贵却不愿活得那么窝囊。他主动发起挑衅,赶走了那些在后晋不可一世的契丹商人,辽太宗便以此为借口出兵南下,攻打后晋,并意图一统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