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司马炎介绍 为何说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代明君
晋武帝司马炎介绍
一篇小知识,与您分享为何说晋武帝司马炎是一代明君和晋武帝司马炎介绍方面的知识,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铁血与柔情并存,为何说晋武帝司马炎不失为一代明君?
“帝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容纳谠正, 未尝失色于人”,作为开国皇帝,司马炎身上有着比常人更广阔的胸襟与容人的雅量。
他能够容许自己的“政敌”司马攸在眼皮底下扩充势力,也放心任用有阿谀奉承之嫌却又有独具一格之才的荀勖、贾充等人,更重要的是,他深谙如何以恩威并施来治理国家。
“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以晋代魏,晋武帝司马炎如何通过他的铁血与柔情让一个崭新的王朝走向崛起的呢?
一、世子之争,宽容雅量
司马炎一生最大的政敌,就是自己的弟弟司马攸了。司马攸有岐嶷之姿,“及长,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因为司马师无嗣,于是司马攸被过继给司马师入作继嗣,而司马师是司马懿的长子,说明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司马家是很希望司马攸为第三代继承人的。
司马师早逝,篡位的重担交到了司马昭身上,司马昭也有心传位给司马攸,犹豫不决之际找来了画地图的专家裴秀为二人看面相,裴秀一看司马炎的异相就被折服了。
帮司马炎出谋划策,于是在裴秀、贾充等重臣的支持下,司马炎成功确定了世子之位。
这场世子之争的硝烟味并不浓烈,司马炎得到大臣们的参考答案后顺利被立,司马攸也没有生出不臣之心。
因为担忧司马攸因为名望过高在日后惨遭毒手,司马昭与妻子王元姬就曾当面劝说二人不要手足相残,且两人都听进去了。
司马炎称帝后,立刻就封弟弟为齐王,让他总统军事,对与他有关的事情都不做节制;司马攸一生也尽到了作为臣弟的责任,“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
对于曹魏和蜀汉的宗亲们,司马炎也展现出了他的宽容雅量,他没有为难已经禅位的魏帝曹奂,不仅改封其为陈留王,食邑万户。
还同意曹奂可以使用天子旌旗,行魏国正朔,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直到曹奂终寝寿正。而对已经投降的安乐公刘禅子弟,司马炎赐一人为驸马都尉,又解除对汉室的禁锢。
在一统富有人情味的操作下,司马炎全面继承了曹魏的遗产,也收获天下齐心。
二、无为而治,革新旧制
在个人威望达到新高度之后,司马炎开始了他一系列对内与对外的措施。
泰始三年(267年),司马昭命贾充、羊祜、杜预等人编纂的《泰始律》完成,并于次年颁布天下。
这部被誉为“蠲其苛秽,存其清约,事从中典,归于益时”的法典也获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儒家化的法典的殊荣,对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司马氏江山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因为晋朝是接手曹魏的基业,“承魏氏刻薄奢侈之后,欲矫以仁俭”,司马炎针对魏明帝曹叡时期的严苛腐败氛围,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措施。
向郡国颁下五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极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