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王安石登飞来峰理解与赏析(2)
导读:登飞来峰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另外,这里的“闻说”是虚写,也就是王安石听闻和想象中的景象。结合王安石当时初涉宦海,则说明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亦表现了王安石朝气蓬勃
登飞来峰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另外,这里的“闻说”是虚写,也就是王安石听闻和想象中的景象。结合王安石当时初涉宦海,则说明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亦表现了王安石朝气蓬勃、胸怀大志的一面。
所以紧承这层诗意,王安石接着就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即不怕浮云会遮挡我的视线,因为我已经身处最高点。
我们说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所以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也就是说,王安石有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且在(Z-Z)上有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
倘若以历史的角度来看,王安石这首诗其实可以看作他实行新法的前奏。
即王安石知道要实行新法,必然会遭受守旧派的拼死反对,但这些“浮云”只会一时阻挡新法的实行,最终结果必然是象征胜利的旭日东升。
而对于我们来说,除了“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外,它其实还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
不过王安石的智慧是认为,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不会被假象所迷惑。
而苏轼的智慧是认为,人之所以会被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当然,无论是王安石的智慧,还是苏轼的智慧,都极具哲理性,且常被用作座右铭。所以别看王安石的这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它所蕴含的智慧,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
总的来说,王安石这首诗可以不会背,但一生至少要读一次,蕴含大智慧。
以上是『领啦网』关于王安石登飞来峰理解与赏析、登飞来峰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的方法介绍,大家作为一个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