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的代表是曹操吗 三国只有刘备在自称匡扶汉室吗
匡扶汉室的代表是曹操吗
一篇经验小知识,为您介绍三国只有刘备在自称匡扶汉室吗和匡扶汉室的代表是曹操吗的相关知识,一起跟随[领啦网]小编看看吧!
扶汉还是篡汉,东汉末年只有刘备在自称“匡扶汉室”吗?
在中国历史上,秦汉王朝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代。
郡县制度的推广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分封制带来的一系列弊端。然而在小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是比较容易的,君王可以亲力亲为,处理繁杂政务。
但是随着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皇帝再怎么日理万机也难以面面俱到,不仅在中央需要丞相等官员的协助,地方上也需要相应的助手。
西汉中期,在郡县以上开始增设州牧(刺史部),其原为地方监察机关,后逐渐演变为郡县以上的地方军政机关,州、郡、县三级行政模式逐渐形成。

丞相与州牧的存在,虽然替皇帝分担了相当一部分的政务,但无形当中也削弱了中央集权,皇帝如果懒政,相权就会威胁到皇权,地方州牧如果不断膨胀,势必也会威胁到中央。
到了东汉时期,地方州牧及豪强地主的势力逐渐膨胀,使得东汉王朝成为了一个豪强地主支持下的政权,国家的发展,官吏的选拔,甚至是皇帝后宫的人选都要照顾到地方派系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矛盾。

黄巾起义之后,地方州牧与豪强地主趁机扩充势力,起义虽然最终失败,但东汉王朝已是名存实亡。
尽管中央政权被地方架空,但各路军阀们对汉朝皇帝的态度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有的完全无视皇帝的存在,有的争相控制皇帝,有的自称要帮助皇帝,不同的态度不仅影响着军阀们自身的发展,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

第一种态度是通过废立皇帝来彰显权威,其代表就是董卓。在何进为首的军官集团与宦官集团发生内讧之时,董卓趁机率军进入了京师。
尽管他已经掌握了朝政,但依旧觉得需要进一步树立自己在朝廷的威信。于是他选择了废黜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继位,借此独揽朝政,成为了无冕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