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诗人王贞白简介 他写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才更经典(2)
唐末诗人王贞白简介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出自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 · 其一》
这首诗就是王贞白在白鹿洞读书时所作,当时他还年少,却能有如此的悟性和过人的自律,可见其才横溢。
白鹿洞并非只是一个洞穴,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
里青山环抱,碧树成荫,环境幽静,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养有一头白鹿为伴,因名“白鹿洞”。
后人为了纪念王贞白,还在他的故地广丰县县城西门外建了“道公祠”,墓祠虽因战乱而一度残败,但人们也每每为其修葺。
多少年来,王贞白墓祠受到了后人的祭祀膜拜,成为上饶境内的一个胜迹,历代文人墨客凡经过者必赋诗凭吊怀念。
在当年王贞白讲学之处,后人建立了“丰溪书院”,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上饶颇负盛名的省级重点中学。
不仅如此,当地还建设了“王贞白”文化节,让王贞白的“光阴”文化家喻户晓。
所以这首诗,对后人的影响的确很大。
诗文大意可解为:
因专心致志地读书,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暮春时节,每一寸光阴都像黄金一般珍贵,舍不得浪费;如果不是有道友来逗笑,还在深入研究周公、孔夫子的笔墨和教导。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诗,可谓是励志的经典,为许多人的座右铭。千百年来,读书人每每感到困惑时,就用此诗来激励自己。
诗有两首,第二首为: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眼前物物皆佳兴,并作吟窝一味清。
这首诗为王贞白的述景之作,描写了盛夏避暑时的情景,荷花清香,随风飘逸,人间事物,全都可爱动人,皆可入诗入画清心铭志。
王贞白善学,他和诗僧贯休之间,还有“一字为师”的典故,为千古美谈。
最重要的是,王贞白并不死读书,他能从中悟出人生,否则就不会在壮年辞官隐居,尽享人间风月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却可以做无限的事,比如读书。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穷的,穷其一生也无法学尽,然而人的气质、睿智、通透、豁达,都可以通过猎取知识而得到提升。
正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上面(www.lingla.com)为您介绍的他写的一寸光阴一寸金才更经典以及唐末诗人王贞白简介的详细内容了,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