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迈所著的什么著作 南宋洪迈给自己的著作取名容斋随笔
洪迈所著的什么著作
本文为你详解南宋洪迈给自己的著作取名容斋随笔和洪迈所著的什么著作的内容,接下来「领啦网」小编为大家介绍。
洪迈的《容斋随笔》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南宋年间,洪迈将自己毕生读书笔记编成了一套书,取名《容斋随笔》。所以,从某种意义而言,《容斋随笔》这套书也是一套读书笔记。
宋代时,写笔记书的风气非常盛行。史学大儒司马光除了写《资治通鉴》外,也有一本《涑水纪闻》的笔记集,更不提《梦溪笔谈》这样被后世编入课本的笔记书。
但在这些优秀作品当中,《容斋随笔》依然凭着自身过硬的内容和其中包含的智慧,被后世公认为南宋笔记小说之冠,成为许多人孜孜在念的必读书籍。
《容斋随笔》能得到如此评价,自然离不开作者洪迈自身的阅历。毕竟作为一本读书笔记,如果只是一些讲义训诂,虽有学术价值,却不免书斋气太浓,少了一份洞明世事的学问。
洪迈自幼聪慧,好学上进,有博览群书的美名。正是有这份深厚的阅读功底,才让洪迈的读书笔记可以做到在不同学问间融汇贯通。
洪迈的人生经历也非常丰富,踏入仕途后,洪迈既有在地方从政的经历,又曾外出担任使臣,后又以政绩任学士,进入中枢,这份宦海沉浮,让洪迈对世事人心有一层更深的体悟。
从这层意义而言,《容斋随笔》也是洪迈人生经历的总结,对历史变迁、人事兴衰的提炼。
以学问而言,洪迈出生在一个学问涵养极为深厚的家庭中,不仅父兄三人同为进士高官,且都以学问闻名于当时。
所以,在内容上,《容斋随笔》可谓包罗万象,书中包含的典籍、风俗、历史、制度、医卜等内容,更让《容斋随笔》像一本南宋百科。但这套书所带来的价值,不仅于内容,更在于思维。
洪迈在书中看待问题的方法,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在评价世事历史时,洪迈并未采取片面否定或肯定。
例如在《容斋随笔》中就有评价唐太宗李世民的片段,洪迈在其中就说,唐太宗虽然是个贤君,但也有自己的毛病,比如喜欢封禅,好大喜功,前期对于魏征的建议能够听从,后面就听不下去了。
在评价曹操的时候,洪迈对于这个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奸雄的历史人物,也给了善于用人的正面评价。可见,洪迈在看人看事时,更注重实事求是。
这种态度实际是很重要的,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还特别提到一点就是“万事不可执一法,而兵为甚。”也就是行兵打仗的时候,要按照实际情况来,不要按照哪个固定的方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