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冯道人物评价 十朝元老冯道是圣贤还是无耻之徒
历史人物冯道人物评价
今天为网友们详解十朝元老冯道是圣贤还是无耻之徒和历史人物冯道人物评价的相关内容,一定能给您带来帮助的,一起来了解吧!
十朝元老冯道,是“圣贤”还是“无耻之徒”?世人却看不懂他。
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不断决定了“官”可能做不久。
但历史上,还真出现了见证五代史的“牛人”,他就是冯道。有人说他是十朝元老,有人戳他的脊梁骨,说他没骨气。
也有人欣赏他,说他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官场上混的是如鱼得水。当然,也有人看不惯他,说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空占着一个官职。
其实,不管后人对他的评价如何,他的身上总有一些让人“惊叹”的地方。
第一点:他是整个五代史的唯一“人证”。
也就是说,他在中国历史上,是仅有的一位十朝元老。他经历了桀燕、后唐、后晋、辽太宗、后汉高祖及后周太祖十朝,更神奇的是,在每一任皇帝手下,他都很受赏识,可以说是官场上的“常青树”了。
第二点:虽然,他经常“炒”了主人,但从来没有被人骂过。
后来,有人分析,说他的性格就和草一样,风向哪边吹,他就向哪边倒。一旦发现未来的东家比较厉害,他就会立刻去投奔。这样看来,这人就是一个“软骨头”嘛,很没气节。
当年,他投奔契丹的时候,还说道“在南朝和北朝为臣,是没有区别的”,真的很让人无语。
不过,更奇怪的是,后来他投奔的几任皇帝,并没有因为他经常换主人而瞧不起他。后汉高祖和后周太祖,不仅让他做太师,还让他连任。
第三点:这是一位狂热的读书人。
他的身世背景并不优秀,祖上除了教教书,还要下地干活。也许是环境的影响,他对书本的热爱到了卷不离手的程度。可以不吃,可以不穿,但却不可以不读书。
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都仰慕他,认为请这么一个有学问的人去做官,那是太有面子的事情了。
当年,他在南朝做官的时候,北朝的人打他的主意,居然想将他 “偷”走,只是计划没有成功罢了。
第四点:虽然他经常换着地方做官,但其做事还是有底线的。换句话说,他不贪,对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人很是仁慈,同情老百姓的不幸遭遇。
在家乡闹饥荒的时候,他将家里可用的、可吃的都拿出来接济老百姓,自己却窝在茅草屋里。
此外,他还没有做官的“官架子”,会下地干活,会上山砍柴。如果,谁家没有了劳动力,他也会去帮忙。当他从北方逃过来的时候,看见那些被掠夺的中原女子,他都会想办法尽量将她们“买”回来,并送到家中。
还有一点,他对女色一点都不感冒。有人会将美女送给他,他就先“养”着,等找到对方的家人后再将其送回去。甚至于,他还留下了遗嘱,说:“待我去世以后,不需要大操大办,按照民间老百姓的办法就可以了。”
第五点:他任职的官位是历史上之最。想想他做了十朝的官员,这个官职基本上怕是都摸了一个遍。从地方到中央,从散阶到武职勋位,食邑从三百户到一万一千户。所以,这也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真正是一个会做官的人。
第六点:他做的官虽然很多,但好像都没有什么特别出色的地方。因为,史书上从来没有记载过他在政绩上的过人之处。也就是说,他做了一辈子的官,虽然,官做得很大,但还是一个“平庸”的人。
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纷争不断、动荡不安的年代。按理来说,他可以帮助自己的君王们平定乱世、治理江山,但他却没有。
或者,可以说他做“官”很合格,无功无过,皇帝也挑不出他什么茬。但是,要作为一个(Z-Z)家,他恐怕是不合格的。
所以,欧阳修再重新修订五代史时,就非常不客气地将有关冯道的一些内容删的干干净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