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祥林嫂伤痛被视为羞耻(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39 来源:领啦网
导读: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如果,祥林嫂能够持续反抗加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锁,为自己的自由而抗争到底,也许她应该逃得更远,远出鲁镇之外的地方去,更有可能摆脱婆婆的纠缠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如果,祥林嫂能够持续反抗加在自己身上的沉重枷锁,为自己的自由而抗争到底,也许她应该逃得更远,远出鲁镇之外的地方去,更有可能摆脱婆婆的纠缠与作恶,摆脱鲁镇的无情。

可惜,作为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从小就浸润在封建礼教与社会心理习俗中的劳动妇女,她的大脑没有给她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思路,连本分劳动过日子,也是习惯而已。

祥林嫂不知道鲁镇之外,还有别的世界,不知道女人除了是别人的妻子、鲁镇的帮佣、二婚寡妇和丧子之母的角色和身份之外,还可以是她自己,可以完全为自己而活。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没有这样的社会环境给她以启发,没有这样的精神指引让她可以觉醒,没有更多的路通向一个可以存身的未来,没有同情者,没有人真心关心她作为一个人的天然权利,无人怜悯一只社会动物的生存与死亡。

这是祥林嫂的个人悲剧,更是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现状。

一个民族之所以在某个时刻衰微落败,并非完全因为社会经济落后、制度落后,而是因为近千年的文化礼教的负面作用不断发酵;

而处在发酵期尚未到底彻底腐烂获得新生期中的人们,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活得不明不白,死得不知所以,尚且称之为命运。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鲁迅先生终其一生想要批判和变更的,正是中国人这种盲目和愚昧状态。他塑造的祥林嫂,代表的不仅是底层女性,更是愚昧无知状态下,无法左右自身命运又毫无知觉的国民。

但如果你以为知识分子的鲁迅先生,对民众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复杂情绪的话,那么未免对自己的站位有些高估。

因为就连鲁迅先生自己,在当时社会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而始终在与当局的对抗下艰难过完自己的一生。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鲁米

生而为人,就应该有作为人的尊严与体面,这需要人有自己的觉悟与认知。

某种程度上,这种自我认知是一个人存身社会与各种环境中最为有力的防身武器。

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

为什么叫防身武器,因为社会自形成开始至今,其本质就从未改变过:吃人。

鲁迅先生说过:我横看竖看,终于从字缝里看出两个字来——吃人。

他所批判的当时中国社会和上千年封建礼教吃掉无数人,而很多人,何尝不是自己愿意被社会齿轮嚼碎,自愿加入其中甚至最终成为绞索上的一环。

生而为人,是要对自己是什么,要做什么,要抵达到何处有清醒的理解和认知。

这一脱离日常柴米油盐的更高认知,虽然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人降生的时代、社会、家庭环境、所受的教育,但更取决于一个人对存身其中的社会环境,始终有所反思和质疑。

上述就是祥林嫂伤痛被视为羞耻以及祥林嫂的人生经历按时间顺序概括的具体内容,未经www.lingla.com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