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谁赢了 曹操和刘备决战汉中的优势
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谁赢了
关于这些你知道吗?曹操和刘备决战汉中的优势和刘备和曹操的汉中之战谁赢了的生活小经验,继续往下看吧!
两个原因:一是逼不得已;二是主动放弃。
曹操拼了老命是可以拿下汉中的,但是他最终放弃了。
这不是因为曹操怯懦,而恰恰说明了曹操的高明,败在了战场却赢在了战略。
1.逼不得已,因为夏侯授首
夏侯渊和张郃都是猛将,所部五万自是精兵,但是却输给了刘备。这是曹操没有想到的。因为汉中较量中,曹操的优势比较大。
第一个优势是(Z-Z)优势,割据汉中的老大张鲁,是向曹操投降的,他可不是向刘备投降的,所以这一仗曹操占理。
第二个优势是先发优势,汉中之战不是曹刘两军拼脚力、看谁先跑到汉中插旗,而是曹操大军已经占定了汉中,而且在主要关隘布防了。
第三个优势是蜀汉力弱,刘备刚刚拿下益州没多久,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巩固政权、整理内政、安抚益州士族,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
但是,夏侯渊却偏偏被刘备打败了。
是不是如曹操所说:
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夏侯渊真得是白痴将军吗?不可能,这是曹操在推卸责任。因为夏侯渊在汉中干刘备的时候,曹操就在关中呆着,没有及时支援,曹孟德轻敌了。
夏侯渊是因为修鹿角被干死的吗?这倒是事实,但也只能说这个身先士卒的将军,运气实在太差,不能说他就是白痴。
如果真是白痴,曹操也不会派他去守汉中。
那么,关中之战,夏侯渊为什么败了?
因为刘备玩命了。刘备进攻汉中的时候,号称:男子当战、女子当运。老爷们去打仗、老娘们运粮草。这是把整个益州都发动起来了,刘备非要拿下汉中不可。
所以,在战略决心上,刘备已经胜了曹操。
所以,刘备打败夏侯渊之后又逼退曹操,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2.主动放弃,因为重心内政
赤壁之战前,曹操无年不战,打完袁绍打乌桓、打完北方打南方、打完荆州打江东。但是,赤壁之战后,曹操就消停了很多,一些仗能不打就不打了、一些地能不占就不占了。
因为曹操要实施工作重心的转移,由征伐到内政。
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转变?
早些年征战太多,中原以及北方虽然占领,但是曹操的权力并未对这些地方进行有效插手和深刻介入。
另外就是赤壁之战把曹操给打清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统一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还有就是中原已经残破非常,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进行修复。这就需要曹操把精力用在内政方面。
而且,这个工作也只能由曹操亲自去做。别人不行,不是镇不住的问题,而是曹操都不知道派谁去干。因为世家豪门还在尊汉献帝,而不是真心尊他曹孟德。
所以,赤壁之战前,曹操是丞相;赤壁之战后,曹操就是没完没了地给自己封官,先是公爵后是封王,目的就是要巩固权力。
那这跟汉中之战有多大关系?关系很大。
首先,即便占领汉中,曹操也没有能力进攻益州,汉中就没有战略前沿的价值。所以,对曹操而言,汉中只能守。
其次,汉中要牵涉很大的精力和物资。关中与汉中之间隔着秦岭,这是最考验曹军后勤运输的;益州与关中隔着大巴山,这是最考验刘备后勤运输的,但大巴山比秦岭好走。所以,占据汉中、守住汉中,曹操的成本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