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与貂蝉到底什么关系 貂蝉为什么愿意帮助王允(4)
王允与貂蝉到底什么关系
貂蝉的野心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只出场了3次,存在感比较弱。很多影视剧里,貂蝉的戏份很重,但在书中,有关她的着墨并不多。
仔细品味她的出场,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貂蝉的心态转变。
第一次出场时,貂蝉在荼蘼架侧哭泣。
至夜深月明,策杖步入后园,立于荼蘼架侧,仰天垂泪。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三国演义》)
在古代,深更半夜,16岁的少女在后花园僻静的“荼蘼架侧”,一看就是私通的架势。这也是为什么王允见到她,当即责问她是否有私情。
貂蝉是个非常聪慧的女子,她周旋在董卓、吕布之间,可以滴水不漏。
按照常理,聪慧的女子不会让自己处于危险中。
僻静的后花园,无人来往,最适合发生见不得人的勾当。
但貂蝉不仅来了,还躲在这里哭泣,并“恰好”让主人王允发现。
这一切,真的是巧合吗?
反正我不相信是巧合。
以貂蝉的心计,她绝对知道王允每天在担心什么,会出现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这一次出场,貂蝉极有可能在“守株待兔”,而她的目的,是为自己谋求一条好出路。
貂蝉是府中最美的歌姬,正是青春大好的年纪,她怎么会甘心永远当任人摆弄的歌姬呢?
她是聪慧的女子,也是不服输的女子,但凡有一点希望,她都会抓住。
为了让自己的出现顺理成章,貂蝉长吁短叹,向王允表忠心,在交谈中刻意提及 “家国大事”“今晚行坐不安”“倘若有用妾之处”这样的话。
恰好,王允一直在为晚上的事情担忧,他害怕自己有一天如张温一般,被董卓弄死。
此时,貂蝉“恰好”出现,字字句句都在提醒王允,也让王允成功联想到董卓、吕布的“好色”。
(Z-Z)敏感性极强的王允,一时计上心头,便把貂蝉叫到房间里,开始了密谈。
而听完王允介绍的美人计,貂蝉当即表态:“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妾自有道理。“
注意貂蝉话里的两个字——“望即”。
这两个字,透露出非常急切的态度。
也就是说,貂蝉已经等这一天很久了,她非常想给自己谋一条新的出路,哪怕这条路风险很高,极有可能失去生命。
这是貂蝉的野心,也是她的勇气。
在王允的计谋中,貂蝉要么成为董卓的妾氏,要么成为吕布的妾氏。
无论哪种结果,都比当一个逆来顺受的歌姬要好。
当然了,吕布正值壮年,武力值又高,未来大有可为,和董卓相比,他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