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 武则天跟李治是真爱感情吗(3)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8:31 来源:领啦网
导读: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在鲜卑族的习俗里, 收继婚 ,是非常常见的。 所谓收继婚,简单来说,就是父亲去世,儿子把庶母收入后宫;哥哥去世,弟弟把嫂子收入后宫。 “父亡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

在鲜卑族的习俗里,收继婚,是非常常见的。

所谓收继婚,简单来说,就是父亲去世,儿子把庶母收入后宫;哥哥去世,弟弟把嫂子收入后宫。

“父亡而子收其庶母,兄死而弟接其嫂。”

按照汉族的理解,庶母,也是长辈,嫂子也不可以当妻子。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很多别的文化里,收继婚,也是一种习俗。

比如,汉朝和亲匈奴的王昭君,遵守过收继婚的习俗。

再比如,和亲乌孙的细君公主,也遵守了收继婚的习俗。

据《魏书》记载,太后胡氏,曾以“收继婚”为理由,逼迫清河王履行“叔嫂”的义务,只因清河王和死去的宣武帝是亲兄弟。

“时太后得志, 逼幸清河王怿, (Y-L)肆情, 为天下所恶。”(《魏书·宣武灵皇后传》

从习俗的角度来看,唐朝时期,“妻后母”与“妻嫂”,还真的算不上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最多算是以前的习俗。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

值得一提的是,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收继婚”是陋习。可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收继婚为种族繁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客观上来说,“收继婚”既有历史因素,也有民族因素,我们要看到时代局限和合理性,不能一听“收继婚”,就直接鄙夷。

第三,“人伦”是儒家的规定,但李唐皇室不尊儒,而是尊道。

“人伦”二字,最早出自《管子·八观》:“背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

所谓“人伦”,主要是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关系。

这是儒家推崇的理论,但唐朝并不尊儒。

李治娶武则天没人反对吗

自汉朝开始,儒家学说,长期被统治者奉为正统学说,因此,“人伦”二字深入人心。

但李唐时期,儒家学说的地位、影响力,都非常弱。

一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大分裂时期,兵荒马乱,礼崩乐坏。人们的礼教观念逐渐淡薄,有放浪形骸的魏晋之士,好男风也开始兴盛,佛家也慢慢兴盛;

另一方面,李唐皇室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把李耳(道家创始人“老子”)奉为祖先,令道教成为国教。

而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自封为弥勒佛转世,大力推崇佛教。

总体而言,在唐朝,儒家思想的影响,大不如前。

不止皇室不重视,民间也不重视。

在这种背景下,在李治娶武则天,违反本就不受重视的儒家“人伦”,似乎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