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子为什么控制不了诸侯 周天子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
周天子为什么控制不了诸侯
今天为网友们详解周天子地位下降的根本原因和周天子为什么控制不了诸侯的相关话题,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吧。
权力关系的基础永远是实力。
周天子当然深知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完善的军事体系,既确保王室的统治力,又能发挥诸侯们的力量。
为了维持优势,历代周天子都尽了全力,做出了各种尝试。
只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落到实处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周初时,周天子既拥有足以压制任何诸侯的绝对优势军力,也拥有对诸侯国军队的控制权。
周天子直辖军队为“西六师”、“成周八师”(或称“东八师”)。
对于诸侯国的军力,也做了明确配额。
周刚建立时,为发挥诸侯作用,压制殷遗民,定额为“大国三师,次国二师,小国一师”。
周稳定后,做出调整:“方伯二师,诸侯一师”。
周天子直辖力量合计14师,而大诸侯的力量最多只有2师,一般诸侯更只有1师。
可以说,周天子的直辖军力,对任何诸侯都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且,即便是诸侯的军队,也不是诸侯国君能完全说了算的。
“师”是由是“卿”统领的,而各诸侯国的“卿”也全部是由周天子直接任命的。
因此,在这套体系下,“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牢牢掌握着一切。
不惜代价维系军事优势
然而,维系王室的优势,仅靠一套体系是不够的,还需要历代统治者的不懈努力。
事实上,历代周天子对维系军事优势都是极为重视的。
周昭王时,发生了一场意外。
当时,周军南征楚时,在渡汉水时,发生沉船事件,“六师尽没”。
周昭王本人,连同“西六师”一起沉入汉水。
“西六师”是周天子两大直辖力量之一,全军覆灭,对周国力的损耗是前所未有的。
西周的军队是以战车为主力的。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西周的战车制作成本极高,而且战车甲士的训练、配合作战步兵的训练,所需要的时间也极为漫长。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要迅速重建六师,绝非易事,势必要透支国力。
不过,周穆王即位后,励精图治,不惜代价,还是重建了“西六师”,并取得了一系列作战的胜利,重振了声威。
然而,仅仅重建军队,打几场胜仗,并不能改变国力逐渐衰落的走向。
由于国力损耗,周天子用兵时,往往在取胜后,无法进一步巩固胜利,而当周天子的大军离开后,对方又开始作乱,因此,各个方向的作战都久拖不决。
战事越是久拖不决,周国力越是损耗,王室越是衰微。
因此,到周夷王时,一些诸侯已经开始不朝贡,甚至相互攻伐,南方的楚国熊渠甚至公开称王!
失败的改革
仅仅像周穆王一样重建军队,不可能长期维系优势,改变不了王室衰微的走向。
要真正重振王室,还需要扩充王室财力!有了经济基础,才能真正意义上的重振王室!
因此,周厉王即位后,开始改革,将王畿附近的山川收归国有,以扩充王室财力。
这一举措的震慑力是非常的。
原本称王的楚国熊渠见此,知道周厉王是个狠角色,不敢再称王了,取消王号。
然而,所有的改革,都是动蛋糕。
周厉王的改革,动了京畿附近周人的蛋糕。
终于,周人奋起反抗,发起“国人(B-D)”,轰走了周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