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三武帝灭佛是哪三位 三武灭佛发生在哪个朝代(2)
历史上三武帝灭佛是哪三位
第四,后周世宗柴荣。
公元907年,黄巢的小弟朱温,取代了唐朝,建立了后梁政权,正式拉开了五代十国的序幕。后梁没做几年就被沙陀军团建立的后唐政权给灭了。
后唐到了李从珂在位期间,石敬瑭与契丹人勾结。石敬瑭以出卖燕云十六州的代价,借助契丹人的力量灭亡了后唐。石敬瑭就这么建立了后晋。
石敬瑭死后,他的侄子石崇贵登基,不听契丹人的话,结果后晋就被灭了。后晋大将刘知远得知以后,果断建立了后汉政权。
后汉政权只撑了3年,大将郭威选择起兵,将后汉所灭。郭威就这么建立了后周政权。郭威起兵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刘承祐给杀了,因此他不得不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兼他媳妇儿的侄子柴荣。柴荣便是后周世宗。
柴荣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先后击败后蜀、南唐、契丹,大有一统天下之志。只可惜,这位老兄在位仅6年就去世了,年仅39岁。
二、三武一宗为何要灭佛?
从以上的介绍我们都能看得出来,三武一宗的寿命都不长。最年长的是北魏拓跋焘,也只有45岁。最短的则是唐武宗李炎,只有33岁。
很多人就开始说了,正是因为他们灭佛,所以遭到了报应。其实这种说法压根就是子虚乌有,乱扯一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他们灭佛,也是必须要干的一件事。
第一,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是为了获得更多士兵和纳税人。
拓跋焘是一代雄主,17岁就亲自带着骑兵北伐柔然。在他眼里,让北魏统一天下,是最大的志向。
而南北朝时期,恰逢佛教传入中国,并且逐渐昌盛的年代。大量青壮年跑到寺庙里做和尚,以至于北魏内部参军的人逐年递减,而且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
这么搞下去,北魏迟早垮台。拓跋焘此前也信佛,而且和佛教高僧常常探讨佛理。可在国家大局面前,他还是选择了理智。所以说拓跋焘灭佛,是为了有更多的有生力量帮助他统一北方。
第二,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除了增加纳税人口外,还因为崇尚儒教。
宇文邕是个典型的儒术迷,在他眼里,除了治国用的儒术外,其他佛教、道教都不应该存在。因为这些宗教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寺庙不仅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且不需要承担徭役赋税。这还了得?但是为了以德服人,宇文邕还特地组织了一场儒释道三家的辩论大赛。
由于宇文邕偏向儒教,所以说佛教和道教都败下阵来。因此宇文邕消灭的,不仅是佛教,还有道教。据记载,宇文邕毁了4万座寺庙,强迫300万僧尼还俗。
第三,唐武宗灭佛,除了增加纳税户外,还为了推崇道教。
唐朝本身就是一个崇拜道教的王朝,因为老李家自称他们是道教始祖老子李耳的后裔。这么一来道教基本成了唐朝的国教。
可武则天偏偏就是喜欢佛教,毕竟人家不是老李家的人。这么一来,道教和佛教,在唐朝其实都比较兴盛。
到了中晚唐时期,唐朝朝廷已经很不顶用了。这个时候唐武宗李炎当然打算通过改革恢复唐朝的生机。而佛教的兴盛,严重阻碍了唐朝发展。毕竟大量的青壮年进入佛门,是朝廷的损失。
因此唐武宗毁掉了4600多座寺庙,26万多人还俗,没收了寺庙所占据的数千万顷良田。除了佛教外,对祆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等外来宗教,处理方式基本一样。
第四,后周世宗柴荣灭佛,除了增加纳税人,还为了扭转风气。
后周时期,佛教流传甚广,因此陋习弊端逐渐出现。比如说老百姓们,宁可自己吃不上饭,也要花重金捐款给寺庙。
寺庙内的佛像,也用了大量值钱的金属。甚至有人用“自残式布施”的方法,表明自己对佛教的信仰。
好家伙,这些风气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就算是朝廷也压不住啊!因此后周世宗柴荣,之所以灭佛,除了增加纳税人外,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扭转这些佛门中的歪风邪气。
总结:我们的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政教合一的情况。
三武一宗灭佛,其实并没有将佛教彻底毁灭,对于那些正规化,受管教的寺庙,其实他们也都没有下手。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三武一宗,并不是针对佛教这一信仰,他们针对的是,宗教逐渐脱离(Z-F)管辖的这件事!这在咱们中国历史上,是绝对不允许的!
西方社会到了近现代,其实也逐渐觉醒,这才有了宗教改革这件事,让宗教和(Z-Z)彻底脱离关系。我们就不需要走那一步,毕竟三武一宗灭佛,已经给了各大宗教一个最好的教训了。
上面(www.lingla.com)为您介绍的三武灭佛发生在哪个朝代和历史上三武帝灭佛是哪三位的全面介绍了,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