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之死于哪年哪月 斯大林逝世美苏上演一场怎样的争夺(2)
斯大林之死于哪年哪月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事实上,对于斯大林本人的身体状况,美国也尤为关注,在1952年竞选成为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更是。
艾森豪威尔之所以如此上心,并非是出于斯大林和苏联的同情;
相反,他在耐心等待时机,精心策划接下来的世界“大戏”——制定并实施斯大林逝世的心理战略计划,利用心理战以及更加隐蔽的行动,打击、分化、削弱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艾森豪威尔制定如此计划并非是一时兴起,他是有强大的理论依据的。
第一点,美国和苏联冷战僵持,唯有一场(Z-Z)才能脱颖而出,显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外显的(Z-Z)手段是被谴责的;
第二点,在苏联方面,斯大林一手壮大了整个国家,是顶梁柱式的人物,他的突然逝世必然会造成权力的真空,即便是在段时间内实现新旧更替,若是在此时对其施压,必然也能够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大戏上演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一晚;次日凌晨,莫斯科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沉痛的消息,随后斯大林的遗体被装入水晶棺中。
斯大林逝世
此时,艾森豪威尔(Z-F)也开始着手实施美国的行动。
首先,艾森豪威尔发表关于和平的公开演讲,将冷战归罪于苏联的“暴力”和“不择手段的争霸”,这使美国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打击了社会主义阵营中其他国家对苏联的信心;
其次,加强美国与欧洲的外交与联盟,倡导和宣扬自由世界的美好未来,提高整个世界的生活水平,加强世界各国对于美国为首的华约的认同。
这构成了美国心理战的两块实质性内容。
尽管后来苏联因为斯大林的去世,为了维护苏联的稳定,在奥地利、德国等一系列问题上做出让步,但是这却没能迎来美国的投桃报李。
艾森豪威尔在发表极具煽动性的演讲后,通过强大的媒体网络,将美国之音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
一场无硝烟的(Z-Z)就此拉开了:1953年6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爆发动乱;
6月16日,东柏林爆发大规模罢工运动,美国在背后怂恿各国民众站起来,反对(Z-F)统治,以此加强了美国对各国的渗透。
苏联解体
后记
在1947年到1991年冷战岁月里,美苏之间,像如此的明争暗斗数不胜数,直至苏联最后的解体。
以上是[领啦网][www.lingla.com]关于斯大林逝世美苏上演一场怎样的争夺以及斯大林之死于哪年哪月的全部内容,您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