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东西 我国的四大发明人和时间介绍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3-07-12 21:15:08 来源:领啦网

今日小经验分享:我国的四大发明人和时间介绍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东西的相关话题,接下来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纸出现以前,人们记事时,就把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或竹片、木板上,可是这些东西太。

,既不便于阅读,更不便于携带。后来就有人把文字写在丝帛上,但是丝帛价钱太高,一般人用不起。

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书写文字最方便的材料-纸。提到纸,过去有许多人认为是东汉时蔡伦发明的,其实,在西汉年间就已经有了麻纸和絮纸。

麻纸是用麻类纤维制造的,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灞桥西汉前期的坟墓里发现了这种纸的残片,这可算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纸了。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东西

絮纸是用制作丝绵时的副产品丝絮制造的,制造丝绵的时候,先把煮过的蚕茧放到竹席上,浸到水里去。

然后把蚕茧捣烂,其中完整的部分拿出来就是丝绵,破碎的部分,则紧紧地粘在竹席上,形成一层薄片,把它晒干,取下来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人们把这种薄片叫作絮纸。

不过这两种纸的产量都很少,还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东汉和帝时,曾经领导工匠们为皇帝制造过各种器械的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在105年,以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为原料造纸。

这些原料都容易找到,价钱也很低廉,造纸过程比以前更为简便,能够大量生产。蔡伦所创造的造纸方法得到了普遍推广。

后来人们又进一步用竹子、芦苇、稻草、木材等植物的纤维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纸,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纸的发明和改进,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东西

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时候,书籍都是人们一个字、一个字抄写的。抄书不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在唐朝的前期,人们根据拓碑和印章的道理,创造了“雕版印刷”的方法:

先在木板上刻出反体字,然后在上面涂墨,再把纸铺在上面轻轻按压,这样木板上的字就印在纸上了。

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一卷《金刚经》,这卷《金刚经》长达一丈六尺,上面不仅有字,而且有图,刻印得非常精美。

这说明,到唐朝后期,我国雕版印刷的技术已经达到很纯熟的程度了。

雕版印刷比抄书要快得多,可是如果要印一部字数很多的书,仍然要花费很多时间,使用很多材料才能刻出一套版,而且只能印一种书,再印别的书还得重新刻版。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东西

北宋仁宗时候(1022-1063),富有创造精神的毕昇,经过苦心钻研,发明了一种新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

他用很细的黏土,做成许多方形小泥块,晒干以后,在每个小泥块上刻上一个反体字,然后用火烧硬,这就是“活字”。

印书的时候,根据书籍内容的需要,把活字一行一行地排列起来,用蜡和竹松等东西,把排好的活字牢牢地粘在铁板上,这就做成了“活字版”,这个活字版就同雕版一样,可以用来印书了。

印刷完毕,再把活字拆开保存起来,以备下次再排印其他书籍的时候使用。活字印刷术的推行,大大地节省了用在刻版上的时间和材料,提高了书籍的生产速度。

后来,活字的材料逐步改进,由泥活字发展到木活字、铜活字,近代又通行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推动了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