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2)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

知行合一,阳明先生说“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行,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这一个工夫须著此两个字,方说得完全无弊病。
知之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之静察明觉处,就是知。知,但心不能真切笃实,这个知就不能明觉精察。行,如果心不能明觉精察,行就不能真切笃实。知行是一,是明觉精察与真切笃实的合一。
通俗地说,就是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链接才有意义。知和行不能分家,只知道理而不去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致良知”是两个词的精妙组合,一个是“致知”;一个是“良知”。
“致知”是源于儒家经典四书中的《大学》,而“良知”则源于《孟子》,简单地讲,“良知”是人的本我之大智慧,即“本来面目”,而“致良知”就是如同拨云见日般重现“良知”的功夫所在。
通俗地讲,“良知”是我们的内心善良的一种本底精神,而“致良知”是让我们将此“良知”作为一个标准,要求自己去做一个讲道德、讲底线、讲信誉、讲品格,有高素质的人。
说到这里有个故事,挺有意思:
王阳明在平定四省匪乱时,抓住了不可一世的土匪头子谢志珊,王阳明跟他讲起了“良知”之道,谢志珊冷笑道:“老子就没良知!”
王阳明笑着说:“天气好热,把外套脱了吧!”对方二话没说,就把外套脱了。
王阳明说:“再脱”。直到谢志珊只穿了一条底裤之时,王阳明又笑道:“接着脱啊!”
谢志珊脸胀得通红道:“这不好吧?”
王阳明大笑道:“看来大名鼎鼎的谢志珊也有羞耻之心,这羞耻之心就是良知啊,你不是说你无良知吗?你讲讲看。”谢志珊低头无言以对。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共28个字,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表述,也是阳明心学的纲领性学习口诀。

写在最后: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瑰丽的明珠,积淀在民族记忆深处,我们当从中学以致用,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做一个遵从内心的人。
王阳明有诗曰:“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人生是一场自我的修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不奇怪,只要自己的内心笃定,多大的风雨都会过去,”此心不动,则万物不动“,等到时机成熟那一刻,就会”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一个人如果真的能把王阳明心说看懂悟透,那么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会坦然面对,无论是高峰还是低谷,都会做到处变不惊,心光明,那么一切都光明。
以上www.lingla.com带来的如何理解阳明心学的内容跟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的具体介绍,供网友们借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