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为什么有两个都城 唐朝为什么分东都和西都(3)
唐朝为什么有两个都城
秦淮八艳
与此同时南京民间纺织业,印刷业渐渐兴盛起来,金陵书院所刻书籍,堪称精良,销往全国各地。
南京作为明朝南方的中央(Z-F),还负责赋税转运,军需采买,每年有六百多万石粮食在这经京杭大运河,送达北京。
南京作为国家的南北中转中心,有着发达的贸易经济,到了明朝末年人口已经突破一百万,这时候的金陵繁荣之胜俨然国际第一都市,纵观世界直到1800年英国伦敦的人口才突破一百万。
雪后金陵
南京部院(Z-F)的地位与作用
“台省之设,不改其旧”“养花御史,遛鸟尚书”说的就是金陵官员的无所事事,他们要不年迈要不就是因为(Z-Z)失意来到金陵,所以这里整体的(Z-Z)氛围是懒散,清闲。但要说毫无作用就大错特错了。
(一)南京吏部
吏部古称天官大冢宰,是六部之首。明朝吏部掌握全国文官的升迁调动。这种权力自然不能出现两架马车,(Q-D)以后全国官员的选调权都收归北京所有,但是南京依然掌握对江浙一带官员的考核权,北京吏部对官员调动时要参照南京的考察报告。
(二)南京户部
户部地官大司徒。要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就是钱。有钱什么都好办,没钱是寸步难行。
南京作为江南的工商业重镇,户部自然掌握了不小的权力,是南京诸位部长里面少有的实权人物,全称是南京户部尚书总理粮储转运事务大臣。
(三)南京礼部
礼部春官大宗伯,掌管的是祭祀科举外交,(Q-D)以后这些权力都被北京掌握,南京只管明太祖孝陵每年的祭祀活动,所以南京礼部是真正的闲闲闲!在这上班整天也就是读读书看看报,逛逛夫子庙,游游秦淮河。
南京户部尚书总理粮储郑纪
(四)南京兵部
敲黑板!兵部夏官大司马,南京兵部的实权是最大的,兵部尚书挂参赞机务的头衔,他所掌管,金陵至长江入海口,四十二个军营卫所二十万军队,可以说是巩固江南半壁江山的重要支柱。
嘉靖年间张经以南京兵部尚书总督东南军务,兼领水师。王阳明曾担任过南京兵部尚书,率军讨伐广西土司。
(五)南京工部
工部秋官大司空,南京工部负责修建国家的公署,道路,同时负责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矿场,造船,农具的制造;江南丝织品的生产,铜钱的铸造,油水极大,终明朝南京铸造的铜币比北京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