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 真实的梁山泊历史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06:12 来源:领啦网
导读: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今天分享:真实的梁山泊历史和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的话题,接下来[www.lingla.com]小编就来介绍。 一本《水浒传》陪伴了多少人的少年,108位梁山好汉,因为各样的原因

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

今天分享:真实的梁山泊历史和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的话题,接下来[www.lingla.com]小编就来介绍。

一本《水浒传》陪伴了多少人的少年,108位梁山好汉,因为各样的原因走入了八百里梁山泊,高举“替天行道”的义旗,让曾经年少的我们热血沸腾。

然而,最终的结局却让人唏嘘,曾经懵懂的自己怎么也想不明白,宋江为什么一定要做高俅的爪牙,去攻击同为义军的方腊,造成了众多将星陨落,梁山好汉最终以悲惨草草收场,只留下空荡荡的八百里梁山泊,诉说悲凉!

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

宋江与他的36位兄弟

一本小说让施耐庵写得似真似幻,惹得多少人为之悲喜交加,然而小说却做不得真。

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确实是农民起义军的(L-X),他的手下有36位好汉,高举义旗与宋徽宗派来围剿的官军作战,获得了最初的胜利,一时间名声大振,开始在山东、河北等地打起了游击,无视数倍于己的追兵,纵横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

最终中了张叔夜的埋伏,被迫接受“招安”,随后,又在时机成熟时,再次举起义旗,这一次运气不佳,被宋将折可存镇压,宋江等人被残忍杀害。

由此可见,小说家直言未可尽信,宋江虽然确有其人,却并非软弱之辈,反而骁勇善战,同时宋江手下也并没有大规模起义军,只是带领36位好汉的义军(L-X),与方腊不在一个级别。那么,小说中说的八百里梁山泊是否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

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

曾经“大野泽”如今梁山泊

梁山泊的存在,古已有之,只不过在早期的梁山泊并非是一个巨大的湖泊,而是一片巨大的湿地。在那里生活着许多走兽,是一个座天然的大猎场,古时候经常有人到那里进行打猎。

在《尔雅·释地》之中,出现了“鲁有大野”这样的记载,这里的“大野”指的便是“大野泽”。《地理志》记载: “大野泽在山阳巨野县北。”

根据这两处记载,可以确定这个“大野泽”所在的大概位置,基本就是梁山水泊的位置。在宋之前的史料之中,对于梁山泊的记载几乎没有,反而是对于这个“大野泽”的记载却很多,可见这个“大野泽”在古代知名度很高,也经常有人去这里打猎。

直到元朝时期的史料之中,才找到有关梁山泊的记载。在元初于钦所作的 《齐乘》找到了这么一句: “巨野,今梁山泊也。”如此明白的记载,令人眼前一亮,这“巨野”可不就是“大野”,也就是梁山泊。

虽然有了“大野”是梁山泊的记载,但是梁山泊是水泊,而大野是湿地,这水泊和湿地还是有很大区别,为何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呢?湿地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成为了八百里水泊?

历史上真正的水泊梁山

从大野的地理位置来看,它处于泰山的西侧,地势低洼,这也是此地为什么会形成如此一片巨大湿地的原因所在。同时,这片湿地又连接着周边的“诸水”,例如泗水、淮水,甚至还有黄河。这几处水源,成为了大野泽湿地的“保湿”之源。

时间来到了宋代,水患开始频繁起来,几次大型的决堤让河水冲出河堤,如同猛兽一般冲出“牢笼”。

洪水虽然猛如虎,但是终究有它的规律可循,“水往低处流”成了决堤之水唯一遵循的法则,如此一来,大野泽低洼的地形成为了决堤之水的目的地,短短数十年间,大野泽因为河水几次决堤倒灌,成为了一片**。

“黄河北流断绝,河道南徙,东 汇于梁山张泽泊,分为二派:一合南清河入于淮, 一合北清河入于海。”——《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