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 齐衡被贬官后又升迁了吗
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
今天分享:齐衡被贬官后又升迁了吗和齐衡最后做了几品官方面的讲解,下面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朱一龙是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二号男主,他扮演的小公爷齐衡是明兰的初恋。
小公爷是齐国公府的独子,自小就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地位尊贵自然不在话下。
但小公爷虽然是娇生却没有被惯养,在十来岁时就到了盛家的书塾和盛家的儿女们一起读书,学问、人品都是一等的。
齐衡在第一次应试中并没有得中进士,因为他写的文章脂粉气太重,不符合考官的标准。本来他要再等三年才能应试,但是这时老皇帝**,新帝登基开恩科,让小公爷不用再等三年才参加考试。
在第二次考试中,小公爷终于考中进士,本来希望迎娶明兰,但是被顾廷烨抢了先,他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
这样一病就是几个月,耽误了授官,直到新帝登基一年多才接受了官职。他的初始官职是谏院侍御史,根据《宋史·职官八》的记载侍御史是从六品官。
宋朝进士的初始官职并不高,像剧中进士出身的盛纮刚开始的扬州通判也不过是从八品的小官,在扬州十余年后才调进京担任从六品的尚书台任。
曾经三度封相的状元吕蒙正初始官职也才是从九品的京官,担任将作监丞。而齐衡的官职从从六品起跳,已经是很高的起点了,应该和其家世有关,和郡主是柴氏后人有关。
而且,小公爷的起点高,升职更快。在他被授官后,就向朝廷上疏要求处理逆王余孽,从而得到了太后的赏识,而此时太后执掌玉玺,是大宋朝实际的掌权人。据《宋史·后妃上》记载:
帝感疾,请权同处分军国事,御内东门小殿听政。大臣日奏事有疑未决者,则曰"公辈更议之",未尝出己意。颇涉经史,多援以决事。中外章奏日数十,一一能纪纲要。
英宗皇帝身体不好,登基不久就病了,于是请求太后垂帘听政,自此朝政由太后在幕后操纵。
而政见的不同以及权力的分配不均导致皇帝与太后有了嫌隙,两边宦官从中添油加醋从中作梗致使两宫失和,丞相韩琦和欧阳修等人只好从中劝解充当和事佬才逐渐平息了英宗与太后的争执。
剧中反映的正是这一段历史事件,当时太后还在垂帘听政大权在握。齐衡上奏惩处逆王以及其追随者时得到了太后的支持,所以转身齐衡到顾家抓人的时候,已经从绿袍换为红袍,说明他高升了。
因为宋朝规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绯,绯就是红色。因为太后看中齐衡身后的国公府具有指标意义,汴京还在观望的官员会很快站队,因此齐衡进入升官快车道。
当然这与齐衡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我们知道齐衡和明兰的爱情也是"发乎情止乎礼", 并没有逾矩之处,这一点他们比墨兰和梁晗做的好。
但是当齐衡向父母请求娶明兰为妻的时候被断然拒绝,后来当他考中进士好不容易得到母亲同意为他求娶盛明兰是又被顾廷烨捷足先登,失恋中的小公爷只能通过努力的工作来压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