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 汉族在什么时候差点被灭了(2)
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
部分侨州郡县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自“永嘉之乱”以来,北方士民相继南渡,大多数聚族而居,主要集中于荆、扬、梁诸州。东晋南朝统治者为拉拢南渡士民,在南方设置与其原籍州郡县同名的地方(Z-F),以此来安置侨人。
有时也会加上表示方位的名词,以区别于原州郡县,如南豫州、南兰陵郡等等。在侨州郡县中,移民保持其原来籍贯、另立户籍,获得(Z-F)给予的优待特权,并不受当地(Z-F)的管辖。
刘宋灭亡后,汉族南迁的活动并未停止,其后在齐、梁、陈时,淮水流域一带常有战事,南迁流民仍然不少。
例如,梁末陈初,北齐威胁南梁,要求后者割让广陵等地,南梁大将、日后的陈武帝陈霸先“引军还南徐州,江北人民随军而南者万余口”(见《陈书·高祖本纪第一》。
不过,从总体上来讲,刘宋灭亡后,汉族南迁的规模远不及上述5次。
王仲荦先生认为南迁总人数约为150万
关于“永嘉之乱”前后汉族南迁的总人数,史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按照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的权威王仲荦先生的说法,移民总数约为30万户,如果以平均每户5口人计,则总数约为150万。
但是,根据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的研究,截止刘宋为止,南渡人口约90万。
不过,上述数字都是载入国家户口统计的数字,即著籍户口数,考虑到大量隐没户口,实际人口数恐怕会更多。
总之,汉族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前后持续近200年,先后出现过5次高峰,主要流向长江中下游地区。
从而给中国的(Z-Z)、经济、社会、文化面貌带来极为深刻的变化。总结起来,其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汉族历次大规模南迁路线图
首先,在后赵统治期间,北方汉人数量由3000多万锐减到不足400万,几乎被消灭殆尽,因此,大量汉人的南迁,保障了文明和族群的延续,使其免于亡族灭种;
其次,先进的生产技术被带到仍处在地广人稀、火耕水耨状态下的江南,客观上促进当地经济的大发展。
再者,使南方的人口大增,亦在(Z-Z)、文化层面增强东晋南朝的统治合法性,这也是它们能维持近300年时间的重要原因。
由于南方因北方汉族的迁入而得到大开发,其与中原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有反超的态势。
因而,此后每逢大规模的战乱,都会吸引更多逃避战火的北方汉族南迁,如晚唐黄巢起义期间、北宋“靖康之变”后、明末清初的战乱期间,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汉族移居海外,其中大部分居住在东南亚各国。
客家人举行祭祖仪式
北方汉族的大规模南迁,不仅使南方得到大开发,并且还产生出一个特殊的支系-客家人,包括海外成员在内,如今总人数已超过1亿。
虽然分布在世界各地,但客家人慎终追远、不忘根本,顽强的保留着自己的独特方言、文化,沿袭着中原故土的古老习俗。
不仅如此,客家人坚韧不拔、聪明勤奋,在各领域都取得光辉璀璨的成就,可以说是汉民中最独特、最聪明的一支。
参考书目
房玄龄(唐):《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沈约(南梁):《宋书》,中华书局1983年版。
姚思廉(唐):《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李延寿(唐):《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姚思廉(唐):《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 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5年版。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以上领啦网www.lingla.com介绍的汉族在什么时候差点被灭了及其真正的汉族人已经灭绝的具体介绍,希望给网友们带来一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