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为什么被灭国 西夏被灭国时有多严重多惨
西夏为什么被灭国
本文核心导读:西夏被灭国时有多严重多惨和西夏为什么被灭国方面的内容,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12世纪晚期,东亚地区存在着四个成熟的(Z-Z)集团:
以临安为首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控制着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以骑射起家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朝控制着黄河中下游以及东北平原;
以银川平原为核心的西夏帝国控制着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阴山西北部、河西走廊以及青海和甘肃的部分地区;
以耶律大石为首的契丹残部控制着今(X-J)以及中亚的部分地区。彼时,蒙古草原正陷入四分五裂之中。
不过,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名为蒙古的部落正在悄然崛起,它的首领叫铁木真。
截止到13世纪初期,能征惯战的铁木真已经打造出了一支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具战斗力的军队。这一点,从它的作战失败率越来越低便可看出。
在统一的过程中,蒙古人对战略物资、人力补充看的越加重要。同时,富庶的农耕地区也吸引着他的目光。
当然,在没有整合完蒙古草原的各派势力前,贸然进攻金朝显然不是上策。于是,他便将目光对准了西夏。
确实,西夏的良马、能供蒙古军队穿行沙漠和戈壁的骆驼、弓箭刀剑、从汉地以及中亚传入的火炮技术都是新生的蒙古军队短缺而急需的。
其实,蒙古攻金最重要的目标是拆散金夏联盟,清除蒙古攻金时的侧翼威胁,为日后铲平金朝做准备。
如此,一个难题摆在了铁木真的面前。史载,西夏“方圆二万余里,东临黄河,西至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那么,该选择哪里作为突破口呢?抛开西夏核心地区,铁木真将眼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当时的西夏地处连接中原和西域的要冲,它控制的河西走廊横贯着自古驰名的丝绸之路。
自汉唐以来,蒙古草原的少数民族进入河西走廊的黄金通道之一便是经居延海沿弱水南下。
1205年,铁木真平定乃蛮部后驻军于阿尔泰山脉,投降的乃蛮边兵告诉他王罕之子桑昆逃入了西夏。于是,蒙古人以西夏收容蒙古宿敌为由发动了第一次试探性进攻。
和征服游牧部落时秋风扫落叶式的作战不一样,铁木真在西夏遇到了从未遇到过的难题:坚固的城池。
虽然蒙古军最终攻破了力吉里寨,但他们自知对西夏(N-D)的大中型城池束手无策。于是,还未等西夏军队反扑,他们就如同一股旋风般刮回了蒙古草原。
这场带有抄掠性质的进攻给西夏很大的震动,它直接导致了西夏的一次宫廷**。1206年,李安全联合罗太后废掉了西夏第六任皇帝夏桓宗。
新继位的夏襄宗李安全主张联金抗蒙。不久,金章宗派人敕封李安全为夏国主,承认了李安全的合法地位。夏金订盟共同对付蒙古,铁木真当然不能等闲视之。
于是,蒙古军发动了第二次攻夏(Z-Z)。这一次,蒙古军再次遇到了攻城难题。为此,蒙古军不得不舍骑就步,架云梯,运炮石,向畏兀尔、契丹等受(H-H)较深的民族学习攻城本领。
所以,蒙古(J)用了四十天才攻陷了西夏北部的军事重镇斡罗海城。因此,这场(Z-Z)并不像世界通史《史集》所说的那样“如意地凯旋”,也没有将“整个地区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