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图表详细(2)
导读: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最初,在政事堂办公的官员只有三省长官,也就是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后来,皇帝也自己也派遣一些代表参与其中,也就是参知政事、同中书门
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
最初,在政事堂办公的官员只有三省长官,也就是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后来,皇帝也自己也派遣一些代表参与其中,也就是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他们和三省长官一起办公,地位相等,也被视为宰相了。
由于皇帝不断派遣代表驻扎在政事堂,使得政事堂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宰相越来越多。一般而言,唐朝同时存在的宰相有十多名,在710年竟然多达27名。
如此,政事堂的机构越来越庞杂,分权越来越细,皇权自然更加得到了保障。723年,唐玄宗将政事堂改名为了中书门下,并设置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作为其具体的行政机构。
这实际上就是将尚书省管辖的六部迁徙到了政事堂,尚书省的执行权就名存实亡了,中书门下成为了最高的行政机构,掌握决策、执行大权,相权再次集中。中书门下的形成,也标志着三省六部制开始向二府三司制过渡了。
唐朝最初的宰相就是三省长官,政事堂形成后,宰相的数量增加,其官职称号也非常复杂,有参知政事、平章政事、同掌机务、参知机务、参掌机密等,最多时候,名号竟然多达40多个。
到了唐肃宗时期,正宰相的名称确立为了平章政事,此政策一直延续到了宋朝和元朝,一直到朱元璋废宰相为止。
上述的关于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图表详细以及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分别是什么的详细讲解,仅供大家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