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 古人过年主要的庆祝方式是什么(4)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2:48 来源:领啦网
导读: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闹嚷嚷 明清女性过年时的首饰有“闹嚷嚷”,形如飞鹅、蝴蝶、蚂蚱等各种花、草、虫类。清代王夫之《杂物赞·活的儿》记载了闹嚷嚷的制作工艺:“以

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

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

闹嚷嚷

明清女性过年时的首饰有“闹嚷嚷”,形如飞鹅、蝴蝶、蚂蚱等各种花、草、虫类。清代王夫之《杂物赞·活的儿》记载了闹嚷嚷的制作工艺:“以乌金纸剪为蛱蝶,朱粉点染,以小铜丝缠缀针上,旁施柏叶。迎春,元日,冶游者插之巾帽,宋柳永词所谓‘闹蛾儿’也,或亦谓之‘闹嚷嚷’。”

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

云肩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道上叩头,戴闹嚷嚷:以乌金纸为飞鹅、蝴蝶、蚂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清代姚之骃《元明事类钞·元日闹嚷嚷》引《北京岁华记》:“元旦人家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名曰闹嚷嚷。”

女性除了头饰,还戴帽,如花冠、亸肩冠儿、角冠等,《宣和遗事》:“佳人却是戴亸肩冠儿,插禁苑瑶花……”《梦溪笔谈》载:“妇人亦有如今之垂肩冠者,如近年所服角冠,两翼抱面,下垂及肩。”肩上披戴有云肩、巾帔等,不一一细说。

古人过年怎么穿及内涵

吉服寓意丰富

说了首饰,再说服装。中华礼仪之邦,在古代,场合不同,装束就不同,如皇帝朝会、祭天祭祖、给太后请安、接见臣下,一天要换多次衣服,民间祭祀、会客、走亲访友也一样,俗语称“宁穿破,不穿错”。

古代服装分吉服、常服、便服和丧服等,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穿的“便服”,古人逢年过节穿的衣服,称为“吉服”。

古代服装用色有讲究,唐代以紫为尊,明代黄色最贵,当然并不是严格禁止民间使用这些颜色。

以清代女子服装为例,吉服一般分为鲜红、暗红、嫩绿、宝蓝、湖蓝等颜色,其中有“三蓝”和“不肯红”之说,蓝色低调,取意“青出于蓝胜于蓝”,多是读书人家喜欢的颜色。“不肯红”是一种低调的红,这种红色不管染多久,颜色都不会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