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经验 > 历史典故 >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郑经和郑成功是什么样的关系(2)

作者:李青青 更新:2024-03-12 05:12:48 来源:领啦网
导读: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倒打一耙 1673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起兵反清,发起叛乱,史称 “三藩之乱”。 在叛乱之初,吴三桂把清军疏漏的地方全部占领,包括贵州、湖南、以及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倒打一耙

1673年,镇守云南的吴三桂起兵反清,发起叛乱,史称“三藩之乱”。在叛乱之初,吴三桂把清军疏漏的地方全部占领,包括贵州、湖南、以及湖北部分地区,与清军对峙。

1674年,耿精忠回应吴三桂,顺利占领了福建地区并发动兵力攻打浙江和江西。对反清分子来说,形势一片大好!

而郑经知道这个形势后,想要邀请耿精忠一起并肩作战。但是,因为耿精忠拒绝了郑经的部分要求,郑经勃然大怒。他阻挠了耿清忠的贸易往来,让他遭受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并且出兵作战,迫使耿精忠停下在前线的作战派兵救援,而耿精忠也不得不答应了郑经的要求。但是因为郑经的阻挠,失去了攻打清军的最佳时机。而清军看准了这一点,集中力量攻打耿精忠,迫使耿精忠投降,加入到清军的队伍中,一起攻打郑经。

在这样两面夹难的情况下,郑经选择开辟另一条道路。郑经转战广东,寻找另一藩,并且占领了一些沿海据点。但是因为(Z-Z),郑经的势力削弱,想要与吴三桂会和的目标难以实现。

在1680年,郑经的沿海据点全部被毁掉,他只能带着残存军队灰溜溜地回到了(T-W)。此时只剩下吴三桂和孙世璠勉强支撑。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得寸进尺

没有统一(T-W)一直是康熙皇帝的一个心病,一方面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威胁,容易引起**和盗贼倭寇。并且一些沿海城市是整个中国的主要粮食产量地和商业贸易,所以也是赋税重地。

这是关乎整个国家经济命脉的发展。郑氏家族也存在着隐患,是一些反清人士的希望,很有可能再次引发**,所以收复(T-W),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刚开始康熙皇帝本着不想再发起(Z-Z)的想法,想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康熙皇帝做出了很大的让步,他派遣明珠大臣前往(T-W)进行谈判,允许郑氏封藩,并且世世代代守着(T-W)。而贪婪的郑经看到皇帝做出让步以后得寸进尺,要效仿朝鲜,不削发,并且称臣纳贡。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康熙皇帝当然不同意这个条件,但是康熙仍然希望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再一次派遣大臣明珠前往谈判。

但是郑经仍然坚持之前的想法,谈判再次破裂,和平统一的计划也泡汤了。但是在1681年,郑经去世,郑氏家族又再次陷入内斗,军队力量又再一次削弱。康熙皇帝瞄准时机,派出军队,最终通过武力收回了(T-W)。

郑经,谐音为“正经”,但是这一生过得却一点也不正经。年轻时违背道德伦理与弟弟的乳母私通,把本来身体就不好的郑成功活活气死。

因为自己的盟友拒绝了自己的请求没有得到那点蝇头小利,便分不清敌我,在盟友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倒打一耙,最后盟友变成敌人。

本来他可以做出让步,让(T-W)回归,并且他可以封藩,本来双赢的局面他非得得寸进尺,阻碍(T-W)统一,后来落得个整个家族团灭的结果,令人感到唏嘘。

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

就这样,郑经一步步坑惨了身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亲人,自己的盟友,甚至到最后郑氏集团也被毁掉。但是在一步步毁掉的过程中,他自己却浑然不知,以为自己尝到了甜头,殊不知在前方等待他的是灾难。

他违背伦理道德,他背信弃义,在盟友背后使坏,他阻碍(T-W)的统一。郑经一步一步地走入深渊,他凝望着深渊,深渊却把他吞噬,最终毁掉了自己。

郑经落得如此的下场,与他的目光短浅和贪婪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就能在耿精忠和尚之信的背后捅一刀,本来可以封藩,却因为不知好歹家族被团灭。

爱默生说过:“贪吃蜂蜜的苍蝇会溺死在蜂蜜里。”一些人只在乎眼前的利益,并且欲望不断的膨胀逐渐变得贪婪想要一口吞个大象,可能在过程中一些人聪明尝到了甜头,但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最终会毁了自己。

上述就是郑经和郑成功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郑经是郑成功的什么人的全部内容,供您全面了解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