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举例说明 两者的划分依据和联系(2)
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举例说明
四、如何区分古体诗与近体诗?
杜甫的《望岳》是古体诗,《春望》是近体诗,下面来分析一下辨别的方法。
古体诗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近体诗《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一看押韵,望岳押韵是仄声,了、晓、鸟、小,近体诗一定是押平声韵,所以望岳是古体诗;另外近体诗押韵除了首句外,不可以用邻韵,必须一韵到底,可以看看《诗词创作一定要学习 10分钟搞懂邻韵通押那些事》。
第二看句式,是不是律句,岱宗夫如何,仄平平平平,这不是近体诗的句式。如果有一句不是近体诗的句式,整首诗都是古体诗。
第三看黏连,《春望》的第二句第二字“春”是平,第三句的第二字“时”也是平声;第四句第二字“别”是仄声,第五句第二字“火”是仄声;要么同时平要么同时仄,这就是黏连,否则叫做失黏,就不是标准的格律诗。
第四看对仗,标准的格律诗中,绝句不需要对仗,八句以上的格律诗无论中间多少联,都需要对仗,例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四种要求全部做到,才算是标准的格律诗。
五、不合律的格律诗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过半古半律的格律诗,例如崔颢的《黄鹤楼》上半首完全是古体诗,下半首是格律诗。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通篇不对仗,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二三句失黏。
永明体到初盛唐诗中有不少这样的情况,不过盛唐以后格律诗相对严格得多,关于不合律的格律诗可以看看《学习诗词不可不知的秘密 藏在《唐诗三百首》里的12种奇怪的律诗》。
另外科举考试中,对于格律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上面这些诗出现在考场上就可能直接出局了,我们可以看看下面这首试帖诗: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上面这首排律是钱起的《湘灵鼓瑟》,首尾二联以外都要对仗,押平声九青韵,大家还可以看看黏连,一处不敢犯错误。
结语
说了半天没有说什么是新格律派,新格律派是指的新诗,与旧体诗无关。五和运动以后的新诗有格律与非格律之争,闻一多提出了“三美”的理论,就是所谓新格律派。这里就不细说了。
作诗时用不用格律是诗人的自由,无论近体诗还是古体诗都有流传千古的佳作。但格律是学习诗词的基本功,这是古代读书人的启蒙教育。隋朝以后的古人中,没有不懂格律的诗人。
以上分享的两者的划分依据和联系跟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举例说明的具体内容,供大家参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