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失败的真正原因 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2)
隋炀帝失败的真正原因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在历经较长时期的动荡之后,国家和老百姓都需要恢复元气,不能瞎折腾。
可是,隋炀帝拥有隋文帝传下来的三张好牌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隋炀帝继位的第二年,即605年,就出于(Z-Z)、军事、经济等变化发展的原因,开始大规模地营建东都洛阳。为此,隋炀帝每月都要役使200万民工,耗时10个月时间,才建成东都洛阳。
隋炀帝营建东都洛阳,相当于废除了隋文帝留下的第三张牌。因为,在东都洛阳建好之后,隋炀帝就把(Z-Z)中心从大兴城转移到了洛阳。
在他当皇帝的14年时间里,只有几个月住在大兴城,其余时间不是住在洛阳,就是住在扬州,或者在外面游玩。
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隋炀帝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宫殿。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都是规模宏大、装饰华丽的宫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这些最终都以劳役、税赋的方式,转嫁到老百姓头上,加重了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隋炀帝打坏了隋文帝留下的第二张牌,让全国经济陷于极为困难的情况。
隋炀帝是一个好大喜功之人。他在位期间,干了两件非常有名的事情。一是兴建、疏浚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形成了隋朝大运河。二是兴兵百万,三征高句丽。
兴建隋朝大运河是一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事情,堪称“利在千秋”。
但是,从客观上讲,隋炀帝在民力枯竭的情况下,仍然动用百万以上的民工来兴建、疏浚运河,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隋炀帝自继位以来,就不断发起对外(Z-Z),先后攻打吐谷浑、占城、契丹、突厥、流求等,尤其是三征高句丽,累计动用了数百万大军,征调无数财物。
这些对外(Z-Z)中,一部分取得了胜利,但大部分都失败了。三征高句丽的失败,更是直接拉开了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隋炀帝在仓皇逃窜时,死于叛军之手。隋朝灭亡了。
隋炀帝将隋文帝留下的第一张牌丢弃得干干净净。
就这样,隋文帝虽然留给隋炀帝3张牌,但隋炀帝通过自己的一系列“骚动作”,将3张牌打得稀烂,葬送了南北朝以后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隋朝。
以上领啦网www.lingla.com介绍的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以及隋炀帝失败的真正原因的生活小经验,希望能为您在生活中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