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历史上第一个登上皇位的女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正文核心介绍:历史上第一个登上皇位的女性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方面的内容,请看下面详细的介绍。
(北魏王朝)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正月十三日。
这一天,北魏王朝的第九位皇帝,魏孝明帝元诩病逝于洛阳皇宫显阳殿,时年只有十九岁。
十九岁,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十分惋惜的年龄。
但更加让人惋惜的是,这位皇帝的死亡,居然是皇帝的生母宣武灵太后胡氏一手造成的。
我们知道,北魏王朝素来施行一种叫做“子贵母死”的残酷(Z-Z)制度。即如果皇子被确立为太子,那么诞下太子的生母就要被当即处死。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一来防止后宫专权,二来遏制外戚干政。
这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罕,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立昭帝刘弗陵为太子后,旋即处死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
汉武帝这么做似乎是情有可原的,武帝十六岁登基,朝政却全权掌握在了太皇太后窦氏和皇太后王氏的手里,即皇帝的奶奶和母亲。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在少年时代亲自品尝了被后宫和外戚架空权力的滋味,所以皇帝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儿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又恰好,北魏王朝的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最喜欢读《汉书》,本人又是汉武帝的粉丝,所以开国之后,立刻把这套制度搬运了过来。
(汉武帝 刘彻)
从这种角度来看的话,北魏的历代皇帝们倒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
成为太子时,便要失去诞育自己的母亲,而登基为帝后,即代表自己的父亲也归天了。
登上权力巅峰,成为王朝的主人,即代表失去双亲父母,彻底地成为了一个孤儿。
在这里,作者不免要多说两句。
我一直认为,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其实是最孤独的人,没有之一的那种。
皇家自古无亲情,为了权力同室操戈,刀兵相见的案例不在少数。
玄武门下射大哥,建康城里灭父亲。
别说皇帝登基之时,已经没有了父母双亲,就算是有,这样的亲情又能有多少分量?
皇帝生来就要提防皇亲贵胄,提防自己的这帮亲族们。
而在朝堂之上,皇帝更要时刻小心满朝的文武大臣们。
这帮大臣们每日俯首跪拜,高呼(W-S),看似心悦诚服,甘为皇家卖命,但实际上各怀鬼胎,无时不刻在权力斗争中算计着皇帝。
如此说来,皇帝实在是不能相信任何人。
那高高在上的皇位看似是封建时代的顶点,但其实却隔绝了皇帝生而为人所有的情感。
所以如果有可能穿越回古代,作者建议,还是别当皇帝,尽量当个普通人就好了。
普通人的孤独,并不沉痛,呼朋唤友,找点乐子就能排解,而帝王身上的孤独,是与生俱来,伴随终生的。
历代北魏皇帝都十分认真地贯彻落实了这套政策。
因此有不少后宫妃嫔,乃至皇后都死于自己的儿子荣获太子之位的时刻,但魏孝明帝元诩的父亲,也是就魏宣武帝元恪,却偏偏是一个十分心慈手软的人。
(北魏时期的佛造像)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最大的爱好,就是礼佛。
皇帝笃信佛教,广建庙宇,接纳僧众,一有时间,就在皇宫里开经释讲,俨然是一个宗教铁粉。
我佛慈悲,常年礼佛的宣武帝也练就了一副菩萨心肠。
他认为“子贵母死”的制度太过残忍,自己又和太子元诩的母亲胡皇后感情甚好,所以实在不忍心痛下杀手。
因此在宣武帝这一朝,子贵母死制度就被皇帝给取消了。
于是,我们的胡皇后侥幸捡回一条命,没有死于(Z-Z)制度的屠刀之下,反而在老皇帝**,新帝元诩登基之后,荣誉升级,成为了胡太后。
前文中说,魏孝明帝登基的时候,年仅六岁。
六岁的小屁孩,很显然无法独自治理国家,所以权力自然落到了胡太后的手里。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优秀的太后,唐朝有武则天,大宋有刘娥,大辽有萧燕燕,大清有孝庄,乃至不久之前的北魏,也有一位文明冯太后。